雪亮的眼暗夜的悲暗夜眼
最近在重温茨威格。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颗心的沦亡恐惧……从这些著作的名字就能够看出,茨威格善于探索人的心灵世界。即使,人的心灵是一个幽暗曲折的神秘世界,想要进入,何其难,可是茨威格说:在我们试图进入人的心灵迷宫时,我们的路上就亮有智慧之灯。
她对作品中人物心理的描写极其到位,将人在无意识状态下的心态和意识流动,写得令阅读者好像潜入了人物的内心。罗曼•罗兰说她是“灵魂的狩猎者”―――蹲在暗处,悄悄等候,然后悄悄捕捉人的灵魂,进入猎物的内心世界。
茨威格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的一个名门望族,生活优越,世胄高贵,然而她并不满这么的生活,而是全心投入艺术的创作之中。
作为一个犹太人,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将她的国家吞食,她的整个民族全部受到前所未有的惨烈杀戮,无数犹太人被投入毒气室或绞索圈。茨威格也成了一位流落她国的流亡者。作为一名相当有名望的犹太作家,她的处境比一般犹太民众稍稍好些。
她冒着巨大危险,竭尽所能帮助那些受到迫害的犹太人逃离法西斯魔掌,她说:“我的二分之一时间全部用来办理许可证和筹措路费,你们想象不出这有多么困难,多么费力,其它一切相比而言是微不足道的。”
1942年,是拂晓前的最黑暗时刻,茨威格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同胞和民族被灭绝人性地大规模消亡,而自己却无能为力。精神上巨大的痛苦,让她难以承受这份生命之重,怀着对现实世界巨大的失望和对人类理想的破灭,在异国巴西,和妻子双双服下剧毒药品,离开这个她不愿再逗留的世界。
实际上,可能在一些局外人看来,茨威格完全能够无须去选择离开世界,因为当初她的文名煊赫,即使她是犹太流亡作家,但巴西政府给她很高礼遇,她衣食无忧,她拥有没有数崇仰者,她的作品朗诵会,人满为患。
但她说:“我的精神家乡欧罗巴亦已自我毁灭,我的力量因终年无家可归、浪迹天涯而消耗殆尽。我向我全部的好友致意!愿她们经过这漫漫长夜还能看到旭日东升!而我这个过于性急的人要先她们而去了!”
那天偶然看到刘白羽的谈艺日志之一,说到川端康成的决然离开,是因为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有着一个不可调和的相悖之处。
茨威格何尝不是如此呢?她们全部有一双太过雪亮的眼睛,而这双眼睛,又恰好看见了那些暗夜里的悲凉。
(闭蔚榛摘自教育导报
2021年12月15日)
2021年雪亮的眼暗夜的悲暗夜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