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第二章医学发展与医德进步第一节医学的历史发展一、经验医学阶段著名医学史学家卡斯蒂格略尼曾说过:“医学是随着人类痛苦的最初表达和减轻这痛苦的最初愿望而起生; 由于最初需要解释人体发生的各种现象和以人类心灵为主题进行最初的辛勤探索而成为科学。”这句话高度概括了整个医学的发展历史。医学实践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从广义上讲, 人类从动物中分离出来之前, 就有了与疾病和痛苦作斗争的历史。那是一种原始的, 近乎动物本能的自救、互救活动, 被后人称为本能医学。劳动使人走出了动物圈, 劳动过程中创造、运用语言, 表达在劳动生活中的各种情绪和复杂感受, 并开始把观察到的客观世界用大脑来思考、分析,总结自己或别人的经验教训。伴随着这些活动, 人们认识了疾病, 并不断积累防病治病的知识, 逐渐形成了系统的医学知识体系, 经验医学便由此产生。祖国医学宝库, 是先辈经验的积累。《淮南子· 修务训》中说:“神农氏乃教人播种五谷, ……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是医方兴焉。”这就是祖先们从事医学活动的生动写照。自古以来, 生老病死, 皆属自然。人类从一开始就与病痛进行着顽强斗争。春秋战国时期, 出现了“诸子蜂起, 百家争鸣”的局面, 哲学思想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中国医学开始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 创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战国末期, 我国第一部医书《黄帝内经》问世, 标志着中医理论基础的建立, 它的整体观念、预防思想、脏腑经络理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一直指导着中医理论的发展和临床实践,公元一世纪末, 《神农百草经》记述了助的应用和方剂配伍的基本理论; 公元 2l0 年,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辩证论治的原则, 代表了临床治疗学的发展。至此, 中医已建立起系统的理论体系, 而且几千年一脉相承,为人类的繁衍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世界医学发展史上, 从远古的小亚西亚文化到公元 16 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前,均属于经验医学阶段。考古学家为我们提供了远古时代的医学文献。早在公元前 18 世纪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了一部法律,史称“汉漠拉比法典”,其中记载了许多医生的活动情况和在各种事故中的法律责任。公元前 7 世纪,出现了以楔形文字刻在陶瓷片上的各种各样的记述,其中同样包括许多与医学有关的事情。这些文献即是对当时医学实践经验的总结, 同时也为后人的继承提供了条件。奴隶制下的古埃及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 不但是古埃及人建造了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而且他们还把当时的医疗活动和经验用象形文字写在了纸草书上( 纸草是埃及特有的书写材料,轻便耐用,医师利用它记录经验,建立传统) ,并发明了制做木乃伊的技术,为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古印度医学在世界医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公元前四世纪,印度人打败了希腊人的侵略,建立了孔雀王朝, 佛教成为国教, 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佛教“仁爱慈悲”的主张, 促进了医学的进步。古印度“外科鼻祖”妙闻的《阿输吠陀经》和“内科圣人”阁拉迦的《阁拉迦集》是古印度医学之大成,他们在解剖学、病理学、外科学( 尤其是整形术) 、治疗学等方面已达到一定水平。在以后的年代中,这些经典被译为波斯文和阿拉伯文,广为流传。人们在谈论世界医学发展史时,总是把古希腊作为西方医学的发源地,而把希波克拉底尊为“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的时代,哲学发展出现了两个高潮, 对医学影响很大。如毕达哥拉斯的生物学思想后来成为科学医学的最重要的基础。希波克拉底是当时医学方面的杰出代表。《希波克拉底文集》反映了他进步的医学思想、临床诊治中的熟练技术和精细观察能力; 《希波克拉底誓言》则集中体现了他的医德思想, 明确规定了医生从医的行为规范, 并为历代从医者传颂。西方医德理论基本上是在他的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个时期的医学研究, 虽然渗透了哲学思辨和逻辑推理, 在生理学、病理学、治疗学等方面有所突破,但毕竟受到时代制约,只是以民间经验医学为基础,是两河、埃及、巴比伦等古代东方医学的继承。公元 4 世纪后,罗马人征服了古希腊, 医学中心也随着转向罗马。盖伦是这时期医学的代表人物, 他继承了希波克拉底的医学思想, 并把亚里士多德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应用到医学研究中, 开创了实验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先声。但到了中世纪, 他的生命灵气说和经验主义的目的论为宗教所利用,成为教会统治人们思想达 1000 多年的工具。当西欧步入中世纪后,文明历史也随之进入一个相对停滞时期,人们的一切都在教会和《圣经》的统治下, 科学只能在黑暗中摸索。而阿拉伯人却异军突起, 版图不断扩大, 征服不少民族, 也为他们吸收各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创造了条件。他们向景教徒( 基督教的一派) 学习希腊医学, 向中国学
0Oovdg医学发展与医德进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