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意牵着你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夏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你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你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妈妈呀女儿已长大不愿意牵着你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夏噢妈妈相信我女儿自有女儿的报答噢妈妈相信我女儿自有女儿的报答
妈妈我想对您说话到嘴边又咽下妈妈我想对您笑眼里却点点泪花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你的黑发泛起了霜花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你的脸颊印着这多牵挂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你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你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妈妈呀女儿已长大
第2课《我的母亲》课件
比天空更广阔的是母亲的胸怀,
比海水更难量的是母亲的深爱。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谢景远
第2课《我的母亲》课件
我的母亲
胡
适
第2课《我的母亲》课件
教学目标:
1、了解胡适其人其事
2、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3、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4、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感悟课文的人文内涵
教学重点:目标2、4
教学难点:目标4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2课《我的母亲》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掌握生字词
2、了解作者其人
3、理清文章结构
4、概括文章事件并从中概括母亲品性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第2课《我的母亲》课件
胡适(1891~1962)
现代诗人、学者。原名嗣穈,学名洪骍(xīnɡ),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第2课《我的母亲》课件
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1917年完成博士论文(192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他一生获得36个博士学位。
胡适
第2课《我的母亲》课件
其父胡传是清末贡生,母亲冯顺弟比其父小32岁,是一个乡村女子。胡适三岁时,父亲就病故了。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庭的主母,对唯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遗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才。
胡适三岁随母在上庄接受教育,13岁离开母亲赴上海求学,9年的乡村生活,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深刻的无以替代的影响。
第2课《我的母亲》课件
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要求:
1、注意下列字词:
文绉绉( ) 眼翳( )
佃( )户 轻薄( )
麇( )先生 摹( )画
羞愧( ) 绰( )号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轻薄:言语举动带有轻佻和玩弄意味。
广漠:广大空旷。
2、标示段序,理清文章结构
第2课《我的母亲》课件
文绉绉(zhōu) 眼翳(yì )
佃(diàn )户 轻薄(bó )
麇( méi )先生 摹(mó)画
羞愧( kuì) 绰(chuò)号
第2课《我的母亲》课件
第2课《我的母亲》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