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命题特征
一、观点鲜明
1、题目就是中心论点的简单概括(或论题)
2、开头第一段可能就提出中心论点
3、结尾回扣中心论点
二、结构清晰
1、分论点置于段首或独立成段
2、分论点之间要注意过渡衔接
(2)阅读文本的选择:题材侧重艺术、科学、文化、现实等等
(3)阅读文本的篇幅:都是超过1000字的文本。
(4)选择题的设置:部分设题是原文的相关内容的直接转换。部分选择题需要适度的迁移。
不少设题不再是较多地照搬原文或稍加改造的思路,不再纠缠于考查局部的、字面上语词概念内涵的细微差别辨析,更多的是着眼于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着眼于繁杂信息的把握、筛选。采用一种有一定跨度的信息筛选整合方式,语言表达形式的转换中常常还包含了一定的因果推断意味,隐含了一定的能力迁移要求。这种能力迁移可以看作是以文本的说法(核心概念)为依据,来判断、理解文本未有提及,但又与之相似的某些情形。
解题指导
一、通读全文,思考四个问题
①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就什么事情阐述道理;
②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
③本文依照怎样的顺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其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
④行文中为突显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料
二、阅读备考中的突出问题(“五缺”)
缺乏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意识
缺乏结构意识,不善于借助层次分析把握内容要点
缺乏文本意识,作答过于主观随意或盲目
缺乏提炼整合手段,有效分析往往不足
缺乏作答规X意识,错字语病频频出现
三、选择题解答一般方法
第一、比照原文 弄清概念 把握句意 :
形同意同 (信息吻合 直接判断)
形异意同(有所转换 实质一致)
形似意异(迷惑性大 格外留意)
第二、懂得审辨标志性词语。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X围词,类别词、过渡词。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
以下的关键词在读文本时要圈划出来:
1、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
(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 、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等表X围的词语)
例文:密封座舱中一般采用与地面相同的1个大气压,即760毫米汞柱,而舱外活动航天服一般采用210毫米汞柱压力。……如果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穿着它出舱行走,也不会产生减压病……
设题:防止减压病可以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760毫米汞柱。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程度的词语)
例文:迄今为止最紧急的应是有关核武器的决定。
设题:相信我们能很好地解决核武器及核战争所带来的危机,就能实现地球的真正和平。
(3)已然未然(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或然必然(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
例文:《华夷图》是现在所见最早的标有长城的全国地图之一。
设题:华夷图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标有长城(包括汉长城在内)的全国地图。
2、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