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doc有关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绝句:特点——每首四句,一般双句押韵,有的首句入韵。分类——五言绝句。特点,每句五字。七言绝句。特点,每句七字。
律诗。特点――每首八句,两句一联,中间两句必须对仗,押韵同句。分类——五言律诗。特点,每句五字。七言律诗。特点,每句七字。
词又称长短句。特点略,如《忆江南》
古诗古体诗、古风字句较自由,如:《敕勒歌》、《木兰诗》、《卖碳翁》。
新诗自由诗,如《有的人》。自由诗有的押韵不一定一韵到底,可中途换韵,但每节要押韵,也有的不押韵。
散文诗:形式是散文,但有诗的意境,如《海燕》
押韵押韵:有相同或相近的韵母。有些古诗现在读来不押韵的,是因为古今语音不同。节拍即节奏:格律诗一般以音节为单位。五言诗为二、三顿,后“三”又可根据意义分为二、一顿或一、二顿。例“白发――三千――丈”、“润物――细――无声”;七言诗为二五顿,后“五”亦可如上分,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现代诗的节拍一般不固定,大体整齐即可
2
一、重点字词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窘jiǒng 眈dān 瞑míng 尻kāo 黠xiá 隧suì
2.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 缀行甚远 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
2 一狼仍从 从:跟从。
3 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旧,原来。
4 恐前后受其敌 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5 顾野有麦场 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6 弛担持刀 弛:放松,这里指卸下。
7 其一犬坐于前 犬:像狗一样。
8 目似瞑 瞑:闭眼。
9 意暇甚 意:神情,态度。
10 屠暴起 暴:突然。
11 又数刀毙之 毙:杀死。
12 一狼洞其中 洞:打洞。
13 乃悟前狼假寐 寐:睡觉。
14 狼亦黠矣 黠:狡猾。
二、重点句子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2.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完了,而两只狼仍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3.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屠户处境危急,恐怕前后受到狼的攻击。
4.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屠户于是奔过去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5.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6.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7.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8.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三、文学常识
《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是清朝小说家蒲松龄。
3
一、导人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回忆童年时代生活的一篇散文。内容基本上是真人真事。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他写的小说《社戏》。小说写的人与事不一定都是真人真事,但也能从中看出鲁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二、检查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出示小黑板)
惮踱颇归省行辈撺掇凫水潺潺宛转
2.讨论课文段落层次。
1)文章的中心情节是什么?围绕这~中心事件写了哪些事情?
明确:
看社戏
戏前波折(开端)
夏夜行船(发展)
船头看戏(发展)
月夜归航(高潮、结局)
2)除了看社戏以外,文中还写了其他活动或事件吗?
明确:开头写了随母亲省亲小住平桥村,钓鱼放牛捉虾
有关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