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宪法缔造一个国家——文本解读《合众国宪法》
探究一
“美国耶鲁大学法学教授布鲁斯·阿克曼:参加制宪会议的55名代表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开国元勋,其中大部分人受过大学教育,他们中有农场主、商人、律师和银行家,乔治·华盛顿被选举为制宪会议主席。”
——《大国崛起》
从材料中你能提取怎样的历史信息?
探究二
结合材料分析:制宪会议的分裂体现了怎样的利益冲突?制宪会议最终未解散又说明了什么?
“1787年6月底,费城会议辩论表决来回折腾,越过了一个又一个严重分歧,最后终于在立法国会第二院的代表制问题上相持不下,而且也无可回避了。看上去还是大州和南方的联盟占了多数,但是小州们已经明确表态,如果再要他们退让,就只能退出会场了。……他再次提议,请一位牧师来,每天早晨带领与会代表祷告,祈求上帝保佑和祝福。富兰克林想唤醒代表们的谦卑之心,以此避免会议的瓦解。”
——林达《如彗星划过夜空》
探究三
结合宪法文本分析,宪法本身是如何巧妙解决美国国家内部其他矛盾和利益冲突的?
探究四
美国前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政府》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或者用句老话比喻: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结合美国之后的历史发展史实进行论述。
探究五
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中说:“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谈谈你对美国式自由的理解。
小结
精英与平民
大州与小州
南方与北方
中央与地方
……
斗争中妥协
制约求平衡
理想化实践
自由、民主、法制(人民主权)
(具象)现象
(内涵)本质
第7课 美国独立战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