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与建议.doc高中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与建议
关键词:山东省;高中课程改革;问题;对策
2004年秋,备受关注的高中课程改革率先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4省 进行实验,2005年又有江苏省、福建省参加实验。截止到2004年底,山东省共 有862所高中,高一、高二约140万学生参与实验,因此可以说山东省的高中课 程改革关系到全国高中新课程的实验与推广。为了更深入地推进高中领域的课程 改革实践,确保2007年新一轮课程改革毕业生的顺利升学与就业,及时了解高 中课程改革的进展与不足之处并研究适时的应对策略。教育部山东师范大学基础 教育课程中心调研组一行6人于2005年11月20日至12月10日和2006年5 月12日至18日,先后两次到临沂、日照、青岛、德州、聊城、济宁和济南、潍 坊、滨州等地市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调查研究,调研组通过听课、访谈和发放 调查问卷等方式,共向学生和教师发放近6000份调查问卷,随机听课90余节, 并与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教育行政人员和一线教师分别进行了深度的面对面的 交流座谈。旨在能如实地获取高中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自上而下的教育行政系统紧锣密鼓的部署与管理下,整 个高中的教育教学思想发生了深刻的转变;课程改革引领了教育管理与教育实践 领域从课程管理、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具体层面的转变,整体提升 了整个高中教育阶段的办学水平。但是,在具体的实践领域依然存在着许多的误 区,作为课程实施主体的教师及教育系统的相关人员似乎也没有做好准备以应 对。限于篇幅,我们在此仅介绍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高中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科书的内容与结构尚不够完善
部分学科教科书内容逻辑性不强,存在断层的现象。通过座谈,教师们普 遍反映新教科书在内容的编排上跳跃性太大,许多内容不衔接。这主要表现在两 个方面:一方面是各模块的教科书的内容不衔接,教材内容的安排与设计各自为 营,没有兼顾到其他模块的教学进度。这种内容不衔接的现象突出表现在数学、 物理、化学等学科中。这几个学科中,许多模块的教学要求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 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但是实际上学生在先前的模块的学习中并没有学习相关的 知识,导致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弥补学生知识层的缺口,填补模块 间的知识空隙,这就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比如数学学科,一个被教科 书编写者忽视了的问题是代数与几何在内容上的不同步,例如将《解斜三角形》 放到代数第三章第二大节后,学生要在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前夕才第一次学习到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而作为余弦定理在立体几何中的一个应用一关于求 异面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推导异面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时,在高一 第一学期中段考后不久便用到余弦定理(见《立体几何》教科书P44),学生第一 次接触余弦定理,根本不知道余弦定理及其内容,更不用说运用了。另一方面是 特定模块的内容逻辑性不强,内容的编排顺序不符合知识的逻辑发展和学生的认 知水平的发展。例如平原一中的老师反映,物理学科中诸如力学、电学等许多模 块的设置、编排就不符合学科本身的逻辑顺序,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而教科
书的编制者也忽视了高中与初中阶段、选修课模块与必修课模块之间的内容衔 接,使得教师与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感到非
高中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与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