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鲁溪镇中心小学特色材料.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鲁溪镇中心小学特色材料.doc水德成就智慧人生
——鲁溪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规划
我校地处武宁、瑞昌、阳新等两省三县临界点,远离城市,距 离武宁县城40公里,是地道的农村小学,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地理 环境。但是,在农村实现与城区学校同质发展,让农村娃享受城里孩 子一样的优质教育,是完全可能的。优质发展要成为我校发展的新亮 点,成为师生的共同愿景。
近几年来,我校围绕县教育局的要求(扩建规模,提升办学品位, 三年内建成全省示范性标准化农村学校),歹单精竭力,锐意进取,取 得了明显的办学成绩。校园建筑、设施配套等硬件条件日臻标准化, 学校管理日益精细和规范,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为学校的优质发 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的优质发展、高品质发展,需要高品质的学校文化支撑,因 为高品质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永恒动力,它在学校发展中起着价 值引领,观念整合,情感激励,规范调节等重要的整合作用。因此, 我们把建设适切校情的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作为学校优质发展的突 破口和切入点,经过认真思考研究和精心规划设计,现对“鲁小”的 学校文化建设形成了初步规划。
一、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构成要素中最有活力最核心的部分,它包括 学校独特办学理念,办学宗旨的有内涵、具个性,叫得响,记得住,
传得开,言简意赅的校训,学校宣言,师生誓词等,以达到凝聚人心, 明确方向和意义,用学校精神引领师生共同成长。
1、 挖掘学校自身内涵特色
我校属地鲁溪镇因“鲁溪”而名,校名也出于此。鲁溪源于鲁 溪洞,悠远而绵长,清澈而甘醇,南流于修河,百折而东。我校校园 内原有一清泉,因校园改造考虑填埋,现仅存泉亭。
《道德经》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 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孔子曰:“夫水,偏于诸生而五为也,似德。其流也埋下,裾拘 必循其理,似义;其沈沈乎而不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 声响,其赴而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 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 士 ”
o
“水德几于道”,水德,即水性,水的品格。“水善”的“善”, 则是善于、擅长,即智慧。老子和孔子对水的人格化的描述与阐释, 对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包括办学思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有着 太多的启发,因而我们从“水德”中提炼出水德文化的基本特质是: 尚真、笃志、重生、贵柔。我们把水德文化定为学校的特色文化。
2、 植根学校历史文化积淀
我校校门内有一处主题为“扬帆”的雕塑。始建于1998年,现
不知当时设计者确定的主题内涵是什么,但是,我们解读为“以水载 舟乘长风而远航”,也即“行,善舟”或“水善舟”雕塑宣示的是鲁 小人的梦想与追求。
鲁溪润泽万物,哺育着一代代鲁溪子民。“山背出人才”,宋代 进士肖本、清代进士刘镇、清末名儒刘竹蒜,现当代学人余心乐,黎 洪模、刘玉麟、余志、林小兵、刘会敏、林美岚 他们给鲁溪 镇抹上了才子之乡的光辉。这些先哲近贤,钟鲁溪山水之灵秀,他们 身上也闪耀着水德的光芒。
3、创新学校文化理念
发展愿景:努力实现与城区学校同质发展,让农村娃享受城里 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使学校成为孩子喜欢的不出家门就能上的"城 市学校”。

鲁溪镇中心小学特色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64 KB
  • 时间2021-04-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