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发达地区农地转用过程中农户福利变化的定量测度.pdf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发达地区农地转用过程中农户福利变化的定量测度苑韶峰1 杨丽霞2王庆日3 ,杭州310018 ,杭州310018 ,北京100035 摘要:研究目的:选择经济发达和征地行为较活跃的慈溪市的四个乡镇(街道)为调查样本点,构建经济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福利水平评价体系,定量测度征地前后农户福利水平的变化。研究方法:模糊评判方法、实地调研法。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征地后四个乡镇(街道) 的农户福利水平均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从农户福利水平各功能指标看,被征地农户的经济条件、社区环境、社会保障和满意程度有所恶化,而农户居住条件有所改善。从各功能隶属度的农户比重结果看,土地征收对绝大多数被征地农户的福利状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的样本农户认为征地后福利处于较差状态。为进一步提高被征地农民福利水平,建议政府采用为失地农民提供受教育和培训、提供工作机会、社会保险、变一次补偿为终生补偿等复合补偿方式,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建多元化的筹资机制,在农村全面推广养老保险,逐步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纳入被征地农民保障体系中。关键词:农地转用;福利水平;功能和能力福利理论;农户。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2失地农民福利构成的理论分析 ,个人的福利可以由他所拥有的财富、基本物品或资源所产生的效用来决定的,因此可以由效用和收入指标来衡量福利水平115J,但在一些实证研究中发现,使用效用衡量法则可能歪曲或夸大农民真正的福利损失,而收入也无法揭示由农地城市流转带来的环境变化、农民就业状况的改变等蕈要变量Il 6'17J。阿马蒂哑·森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提出用功能和能力等理论来评价个人福利水平,他认为个人福利是他所能实现的功能及实现功能的能力的集合【l引,这种集合既考虑了已实现的福利,也考虑了潜在的或可行的福利,同时体现了农民个体之间的异质性和选择的自由度,从而弥补了传统福利理论只关注“物”而不关注“人”的不足,为福利评价提供全新的视角【1%01。 ,但实际现实中很难界定,所以在实证讨论中通常使用群体、地区或国家层面上的数据。在探讨农地征用导致农民福利变化时,鉴于我国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传统的家庭结构等实情,将农户家庭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农民福利较为合适。 ,提出失地农民福利的相关指标,既包括经济状况、居住条件、社会保障、社区环境等客观指标(功能),也包括心理状况等指标(能力)。 ,把农民的经济状况作为评价福利水平的关键指标具有实际意义【211。本文采用农业收入、非农业收入、纯收入、生活消费支出、文化消费支出以及娱乐消费支出来反映经济状况这一功能性活动的指标。 。本文采用楼层结构、水电供应、住房价值、卫生条件以及人均居住面积来反映这一功能性活动指标。 ,农民社区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的变化。因此,在考察被征地农民福利水平时,应纳入环境因素。本文采用治安条件、绿化条件、污染程度、交通条件以及基础设施服务来反映这一功能性活动指标。 ,不仅包括生活保障效用,还包括就业机会保障效用等,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在农村没有全面覆盖,农民只能通过土地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22】。本文采用土地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失业保障和养老保障来反映这一功能性活动指标。 、幸福等的主观感受被认为是福利的重要组。本文选择征地后农民的满意程度来反映农民的心理感受,包括居住舒适度、经济满意度、娱乐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和情感满意度作为衡量指标。 3农户福利的实证研究 ,按可比价格计算,%,。,,。, 其中,2006--,慈溪市耕地保护与城市建设日益突出。,调查的抽样方法为分层定比抽样,以年龄、学历、收入3个人口指标为抽样依据。调查方法为入户问卷调查,采用封闭式定量化访谈和标准式自由回答式访谈相结合的形式。本文选择慈溪市宗汉、观海

发达地区农地转用过程中农户福利变化的定量测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k523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