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三个心理学原理对干部工作的启示兰州新区招聘干部启示.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三个心理学原理对干部工作的启示兰州新区招聘干部启示

  摘要干部工作和心理学虽属不一样范围,但却有着必定联络,很多心理学原理会对干部工作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比如,彼得原理、光环效应、霍布森选择效应,分别提醒我们要跳出不胜任的怪圈、预防用人上的偏见和克服在少数人中选人等弊端。
  关键词心理学原理;干部工作;用人水平
  中图分类号 文件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1)02-0030-02
  干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需严格实施党的干部路线和政策。同时,干部工作毕竟是做人的工作,和“选人的人”和“被选的人”的心理状态分不开。这就使很多心理学原理会对干部工作有一定的启示。
  一、彼得原理:跳出不胜任的怪圈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其1969年出版的彼得原理一书中提出来的。其基础表述是:在实施等级制度的组织中,每个组织组员全部趋向于晋升到她所不能胜任的那一级职位,有工作成绩的人将提升到高一级的职位,假如她们继续胜任,将深入提升,直抵达到她们所不能胜任的职位。因此,组织的悲剧在于,每一个职位最终将被不胜任的人所占有,而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还未达成不能胜任职位的人去完成。
  这种现象在于部工作中通常有两种表现:一是优异的专业性人才被提拔到不胜任的党政领导岗位。一名称职的教授提升为大学校长后无法胜任,一个优异的主治医师提升为行政主任后无所作为,一位熟练的高级技工被提升为经理人员后束手无策,一名大学校长提任市长后无法开展工作,等等。这就使专业性人才首先在新的领导岗位上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成为一个蹩脚的领导者;其次又造成其专业和学术荒凉,使我们在专业技术岗位上缺乏了一位优异人才,二者全部不利于事业的发展。二是下一级的优异干部被提拔到不胜任的上一级领导岗位。一个部门的优异领导,提拔进地方领导班子后很不适应,一个优异的县、市长提任县、市委书记后依然以县市长的思维定势推行职责,一个不错的副处长任处长后长时间不能被认可,等等。这些同志原来是能够在低一级职位施展优异才能的人,却不得不处于一个自己不能胜任、不过职务和等级却较高的位置上,这对干部和组织来说,无疑全部没有好处。
  规避彼得原理的陷阱,可关键从两方面考虑。一是预防单纯依据贡献决定晋升。就专业性人才来说,她们在专业技术领域可能有突出贡献,但贡献大不一定非得提拔,能够经过其它方法给奖励和酬劳。因为一个专业性人才转变为一个优异领导者毕竟需要一个过程。通常来说,专业性人才和党政领导干部在思维方法上存在一定的不一样之处,专业性人才的思维多倾向于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而党政领导干部的思维多趋向于全局的掌控和调适,更需要含有成熟的政治理性、行政理性和社会理性。一个在专业领域出众的教授不一定就是一个合格的党政领导干部。就党政领导干部来说,其素质和能力即使能够在学习和实践中不停提升,但也总是有一定极限的,在下一级岗位政绩突出、很优异的干部,提拔到上一级领导岗位就不一定胜任。所以,选拔干部强调重贡献、重政绩,但又不能只看政绩和贡献,因为政绩和贡献只能说明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在这个岗位干得好、成绩突出,换另一个岗位不一定也干得好。因此选拔干部应该坚持从政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所谓凭德才用干部。关键是要看其发展潜力和对新岗位的适应性。二是预防以晋

2021年三个心理学原理对干部工作的启示兰州新区招聘干部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