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松柏:提速潼南潼南
印象 3月,金灿灿的油菜花让潼南溢满春天的气息。 “去年菜花节共接待游人15万人次,今年突破了40万。”潼南县委书记于松柏,语音里带着兴奋。从重庆主城区返回潼南的路上,操着一口胶东口音的她不停地打电话,通知干部晚上6点收看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节目,里面有潼南菜花节的介绍。
细致、务实、高效,这个皮肤黝黑、眼睛明亮的县委书记,举手投足间,印证了潼南人对她的评价。
2021年于松柏尤其忙。30天前,她刚从山东莱阳市委书记“空降”到潼南任职。从发达地域到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域,强烈的反差让她寝食难安,也让她热血沸腾。
差距越大,发展的空间就越大。要让潼南大踏步往前赶,必需有一群优异的“领头羊”。于松柏说:“潼南要科学发展、赶超发展,两年整体脱贫,四年大改变,关键在干部。”
■整改作风:让干部想干事
9月,上任伊始,眼观耳闻,她摸到制约潼南发展的“病根”之一――干部作风不实:少数人招商引资“笑脸迎客”,批项目办手续却“吃拿卡要”,有的落地项目迟迟不能开工,有的开工项目迟迟不能完工。
沿海官员全部在奔跑,这里似乎风平浪静。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改变作风,就干不成事业。”于松柏亮出第一招:领导干部登台亮相,给自己带上“紧箍咒”。
11月27日晚,潼南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出一档“面对面”节目,主要职能部门一把手走到镜头前,许下承诺。
节目一播出,引来百姓一片喝彩。
在电视上怎么说,工作中就要怎么做。18位职能部门“一把手”被戴上“紧箍咒”。随即,服务承诺制、服务限时制相继出台,机关干部不敢再越雷池半步。
“办理手续快了,干部的态度也热情了。”群众在体验干部作风转变后,拍手称快。
要改变干部作风,光有外因驱动还不够,必需有认识上的根本转变。于松柏亮出第二招:让干部下沉,深入群众了解疾苦。
今年元旦后的第一天,3000名干部在于松柏率领下,分1000个组起赴基层,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深夜,八里村村民刘明家灯火通明,于松柏坐在床头,和大学生“村官”陈宇促膝交谈。屋子里,整齐地摆放着她自带的牙刷、毛巾等洗漱用具。
于松柏的良苦专心,意在让这些从学校门、机关门出来的干部,真实体会民众生活的艰辛,查找阻碍发展的问题,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
“和农民同吃同住,很多领导干部全部是头一次。”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邹云生说,“让干部队伍从思想根子上接收洗礼,和群众疾苦产生共鸣,才知道身上担子的重量。”
这次“疾苦共鸣”带来乘积效应,让潼南发展的节奏骤然快起来。
紧接着,于松柏第三招出手:反思工作,自找问题。
2月1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县委大会议室座无虚席,潼南县机关干部作风整理动员会召开,拉开了集中处理工作定位、工作责任、工作效率、工作创新、工作配合、工作纪律等6个方面突出问题的序幕。干部们闻声一颤。
随即,潼南县损害机关效能建设和发展环境责任追究措施出台:机关干部必需自查自纠,如有违反将受到行政效能告诫、停职检验等处理。
为确保落实,效能督查组迅即出动。
2月2日,督查组在暗访中发觉国税局工作人员上班时间去茶楼打麻将――县纪委立即全县通报。
连环三招,招招直捣干
2021年于松柏:提速潼南潼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