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卷第 1 期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No .1 2016 年 1 月 Journal of Henan Mechanical an d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Jan. 2016 收稿日期: 2015-11-25 作者简介: 董蕴琳(1978—),女,河北高阳人,硕士,主要从事金融支付工具研究。 24 京津冀支付一体化发展方向探析董蕴琳(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天津 3 00040) 摘要: 支付一体化是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重大问题。当前京津冀支付合作领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实现京津冀支付一体化就要加强支付网络的建设,提高京津冀支付关联度,大力发展电子支付产业。关键词: 京津冀;一体化;支付中图分类号: F8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2093(2016)01–0024–03 京津冀是我国继长三角和珠三角之后的第三大引擎,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4 年以来,从总书记的若干重要讲话到总理的工作报告,都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放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支付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支付一体化是京津冀区域金融合作的核心环节。 1 支付一体化的内涵支付一体化,指的是在不同区域的不同城市之间可以实现相同城市内部的金融业务,各城市之间除了具有空间的差别外不再有任何其他方面的服务差别[1] 。京津冀支付一体化是一种跨区域性的一体化,不仅表现为同一银行在各个不同区域内实施相当于同城的金融业务,更指在不同的银行跨行间开展更为广泛的业务合作。互联网和信息化的发展为实现不同城市间的支付一体化打造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但行政区域的划分或多或少都会干预金融活动,金融机构内部垂直管理、交易费用的产生和风险规避的因素都会影响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京津冀的支付一体化在技术层面上很容易解决,关键的是行政层面如何沟通协调并达成一致。 2 支付一体化的现实意义支付服务一体化是京津冀区域金融合作的突破口。在所有的金融服务中,大约85%的业务属于支付结算服务。要实现京津冀全面的金融市场一体化, 不可能一蹴而就。把金融合作放在京津冀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推动区域金融合作的突破口是银行结算服务,核心内容是资金的跨地域市场化流动。而实现京津冀支付一体化可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率,方便结算,因而,支付领域的一体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 京津冀支付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间在区域金融支付中条块分割严重京津冀三地分属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和北京营业管理部,在管理方法、考核机制、统计信息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从而加大了金融支付结算协调的难度。对于全国性商业银行而言,各分行基本相互独立,跨省市合作及跨行合作阻力重重,而区域性银行更是受本身管理体制的限制,在不同省市之间调拨资金的难度非常大甚至无法操作。这就使得各省市的金融服务都以行政区域为主,难以实现金融资源更大范围的有效配置[2] 。 区域支付结算水平发展不平衡 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不同北京作为全国的金融中心,总部特征显著,吸引各类金融机构迅速入驻。与天津和河北比较,北京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基数大,%,%%。因董蕴琳:京津冀支付一体化发展方向探析 25 此,北京因营业网点的绝对数量优势导致支
京津冀支付一体化发展方向探析.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