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用古典诗词构筑人文精神的堡垒.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用古典诗词构筑人文精神的堡垒
  【内容提要】宣扬传统文化是建构学生人文精神的一条重要途径,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古典诗词具备很强的教育功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古典诗词这个有效的德育教育工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升文化品位,积淀民族情感。
  【关键词】古典诗词、人文教育、审美情趣、健全人格、文化品位。
  
  有人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那么如何增强学生的人文精神呢,我想宣传传统文化是一条值得重视的途径。而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古典诗词更是具备很强的教育功能。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所以,我们可以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积淀民族情感。用古典诗词构筑学生人文精神的保垒。

  
  一、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诗歌是最具美的特质的文学样式,中国的古典诗词尤其如此。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或从意境上表现出来,或从情理上表现出来,或从音韵上表现出来。王维《山居秋暝》就是一首是有绝妙意境美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图,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幽清明净的自然美,与“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纯洁美好的生活美水乳交融,从而尽现诗人的人格美和理想中的社会美。陶渊明《归园山居》用朴素自然的诗句,向我们展示了田园风光的清幽美,田园生活闲适美以及作者“性本爱丘山”、“守拙归园田”品性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那奇幻的梦境与作者“不事权贵”的情操美结合起来,使全诗放射出动人的光彩。而李清照《声声慢》开头连用七个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将诗人内心的空虚、处境的孤独、心情的悲怆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造成一种缠绵悱恻,凄凉幽怨的音韵美。艾青说:“存在于诗里的美,是通过诗人的情感所表现出来的,是人类向上精神的一种闪灼。这种闪灼犹如飞溅在黑暗里的一些火花,也犹如用凿与斧打击在岩石上所迸射的火花”。在教学古典诗词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挖诗歌的美,让学生畅游在古典诗歌的海洋中,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用真情真心真诚去感悟碰撞作者用血泪写成的字词,真正从课文中获得符合时代潮流的审美情趣、审美观点。

  
  二、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诗言志”,诗是古代文人雅士抒情寄意的好去处。读古典诗词,我们能感受到古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博大胸怀。深入理解古典诗词所蕴含的深挚的爱国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屈的心态,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屈愿是中国献给世界文化名人长廊的一颗明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则集中反映了屈原的爱国思想感情。“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现了屈原刚正不阿、一身正气,“亦余心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记录了屈愿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唱出了屈愿忧国忧国热爱祖国的心志。

用古典诗词构筑人文精神的堡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