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激情点燃课堂
用激情点亮自己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就是激情的巨大力量和深厚魅力。生死相许的壮烈是激情对人生、事业、爱情的万般执著,是追求生生不息至善至美的精神根脉。一个人没有激情,只能惨淡一生。
一个被誉为“无尚光荣神圣、点拨人生智慧”的教师,假若没有激情,就不仅是自己的悲哀,更是在敷衍塞责、误人子弟,终究要被时代抛弃。古有《滥竽充数》的寓言,我认为,新一轮课改就是齐泯王,滥竽充数的教师是不会好过的。而且作为教师,也要扪心自问:在没有激情的日子里,你有多少时光值得回忆?你知道有多少学生还记得你?你知道有多少学生在记恨你?这样的人生有价值吗?
事实上,许多人谈起自己的成长史,都要提到老师,提到课堂的情感温润,甚至他们的生命轨迹可能就是一节课偶然决定的。我有一位老师,我称他恩师,授课基本不带教材、讲义之类的东西,整部《红楼梦》的人物、情节,各个时期流派的论争观点全烂熟于心。上起课来,眉飞色舞、口若悬河、妙语连珠,高兴时,手舞足蹈,全然不像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悲伤处,声音哽咽,双目含泪,所有学生为之动容。他的课堂像会场、像剧场、像赛马场、像布道场、像一个磁场,只要是听他的课,我就像被注射了兴奋剂一样激动。就在那时,我一边感叹:一辈子有这样一位老师足矣
!一边暗自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当老师,一定当这样的老师。学生时代遇到那么多教师,哪几位让我们刻骨铭心、魂牵梦萦?除非是流淌着激情的、除非是拨动我们心弦的。
播种激情行为,收获激情习惯,播种激情习惯,收获激情性格;播种激情性格,收获激情命运。特级教师窦桂梅在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时说:“做一个富有激情的老师,是我的教学追求”,是激情成就了窦老师。罗素在《我为何而生》中说:“三种单纯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是激情馈赠给世界一位大哲学家。当然,我相信没有哪位老师不向往优秀,那什么样的教师算是优秀呢?最简单实用的标准,就是他有本事让学生对自己以及自己所教的学科如痴如醉。这里的“本事”源于激情,所以说,生命因为激情而灿烂,教学因为激情而动人。
用激情点燃课堂
以往,我们没有把教师激情直截了当地视为课堂成功的重要元素,原因是没有让课堂肩负起引导、唤醒与释放学生激情的重任。新课程的“人为情生、事为理存”理念,迫使教师不仅要用激情感动人,还要用激情改变人和提高人。下面是我调研时听到的两位极普通的教师的例子。
其中一位教师执教《再别康桥》,朗诵时,没用现成的录音磁带,而是深情地背诵,不是背诵一遍,而是三遍,而现在能背诵
用激情点燃课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