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学习写消息编者按: 从 2013 年9 月开始,我们欣喜地看到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教材新增加了写作课, 这对于十年来教材没有单设写作课、教学没有有序写作指导的状况, 无疑是一个有益的补充。面对新增的写作课, 如何指导学生写? 学生又能怎么写?为此, 我们特设“同步作文”专栏, 邀请各校教师和同学参与, 两年下来, 反响强烈。在大家的一致要求下, 今年修订了八年级的同步作文,以飨广大读者。【教材原题】在上述短消息的基础上进行扩展, 适当增加过程介绍或者背景资料, 撰写一则长消息。不少于 500 字。【写作导引】有序、规范、充实、简洁南京市第二十七初级中学魏侨汐打开八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 第一课就是毛泽东主席的《新闻两则》, 在老师悉心地讲解中, 你一定对“新闻”的六要素、结构和语言等方面的知识都比较了解了, 那如何把这些抽象的知识运用到你现在要写的这则消息中呢?下面我们就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步步讲解。一、叙述要有序狭义的新闻是消息。消息是叙事性文体,它的一个基本概念,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先有事实, 再有报道。你所要做的, 就是先全面掌握“好消息奖”评选这个事件的所有资料, 然后将你了解到的事实完整有序地记述下来。新闻的主体部分,其实有点类似一篇记叙文。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我们都要说清楚。现在我们要写的这则消息, 是对一个活动的详细报道。活动的准备过程、组织过程、评选经过和结果应该是一个有条理的完整的呈现。有一位同学在消息的主体部分先记录了评选活动的经过,以及活动后对一等奖获奖者的采访。看似比较有条理, 但在最后一段, 不知是为了凑字数,还是突然想到了,他突然写道:“最后,标出本次‘好消息奖’的评比标准……”,奖都已经评比出来了,标准最后才标出?显然,这位同学没有认真组织他掌握到的资料, 或者是在参与活动时, 没有细心地记录下整个活动的流程。假如把这段话移到活动的开始部分去叙述, 就有条理多了。我们在写消息时,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认真组织我们了解到的新闻素材,把这些资料有序地整合起来,形成一篇有条理的消息稿。二、结构要规范我们应该非常清楚, 一则新闻的结构可分为五个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背景和结语一般包含在主体中。可是在实际写作的过程中,却往往会忽略了这些基本的概念。有一位同学在导语部分这样写道:“9月1日, 初二(5) 班同学经过层层筛选,最终评选出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五名,三等奖十名。”评选什么?活动内容是什么?让人很摸不着头脑。导语, 应该是对本则新闻的一个整体的概括,把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核心内容概述出来即可。但是,显然这位同学没有把这件事情说清楚,这样的导语是不准确的。经过修改,这句话变成:“9月1 日,初二( 5 )班举行了‘好消息奖’评选活动,经过层层筛选,评出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五名、三等奖十名。”这样导语的作用就得到了体现, 读者就算不看消息的主体, 也能明白你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同学们在写作前可以先阅读一些报纸上的新闻稿,看看标题、导语和主体部分是怎样完整呈现的,这对你的写作会大有帮助。三、内容要充实要写一篇 500 字的消息,就要动脑筋让新闻的内容变得充实起来。既不能为了凑字数而重复?? 嗦,也不能为了彰显特别而编造一些虚假内容。所谓的内容充实,是指与消息的标题相吻合,与整个消息的完整性不冲
第一单元 学习写消息.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