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天津:海河记忆故乡海河回想记忆.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天津:海河记忆故乡海河回想记忆

  有了海河,才有了600年前地处“海运、商舶往来之冲”的天津卫,才有了近代天津这座中国北方最大的工商业和港口贸易城市。因此说,海河是天津的血脉,是天津的母亲河。是天津的关键象征。
  海河的形成要比天津的历史久远,海河为天津带来了最早的城市直沽寨,促进了天津最早的港口直沽港和海津镇的出现。有了海河,才有了600年前地处“海运、商舶往来之冲”的天津卫,才有了近代天津这座中国北方最大的工商业和港口贸易城市。因此说,海河是天津的血脉,是天津的母亲河,是天津的关键象征。
  徐光启和海河得名
  大家通常所说的海河,是指海河水系诸河流汇聚入海的干流,起自天津西的金钢桥,东至大沽口人海,全长72千米。它的上游有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五大河流和300多条支流。这些河流像一把巨型的扇子斜铺在华北大地上,组成了海河水系。
  海河出现在距今约4000年前。在此之前,地球处于全新世大暖期,气温奇高,冰川融化,雨量增多,从而引发了全新世大海浸,鼎盛时海面高度超出当代海面三至五米,今海河平原只是渤海的一部分,根本无河道可言。距今5000年前高海面开始回落。4000年时,今张贵庄、巨葛庄一线开始露出海面,于是就有了最早的海河平原。起源于太行山、燕山的部分河流穿越平原入海,也就有了相当于今天的海河上游段的河道。
  海河历史上有沽河、直沽、白河、逆河、滹沱河等别名。明代,海河最通行的名称是“直沽”。如景泰七年(1456)官修寰宇通志卷一顺天府・山川载:“直沽:在武清县东南,卫河、白河、丁字沽合流于此,入于海。”“海河”之名,最早见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徐光启写的粪壅规则一书。她曾就农田施肥问题,依据调查天津、北京和晋、鲁、江、浙、闽、广等地的经验,撰写专著粪壅规则,其中有“天津海河上人云‘灰上田惹碱’”之句,这是迄今为止“海河”一名最早的史料记载。这一名称一经出现,很快便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清圣祖康熙十三年(1674)薛柱斗等修天津卫志即使在卷一形胜中,仍以“三岔河”之名介绍海河,并沿用伏明一统志的说法在介绍“三角淀”等时,仍使用“直沽河”之称,但在卷一“建置・闸河”一项中,却赫然写上了“海河”之名,其中有“城东南角石闸一座,引海河潮水周城四面,由南城水门入城”之句。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刊印的畿辅通志载:“海河,南北运河之会流也。”今后,海河的众多别称逐步为海河所替代。
  天津的摇篮――三岔河口
  海河孕育了天津城市的成长。海河尾间的三岔河口为天津带来了最早的城市聚落直沽寨。天津卫志载:“三岔河在津城东北,潞、卫二水会流。潞水清,卫水浊,汇流东注于海。”明确记述了旧三岔河口在天津城东东北隅(今狮子林桥周围),为海河、南运河(潞)、北运河(卫)的三河交汇处。这里曾是天津最早的居民点、最早的水旱码头、最早的商品集散地,故有“天津摇篮”的美称。
  公元6,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永济渠时,三岔河口就已经成为航运要道,并逐步有了以打鱼、晒盐为生的人家。1153年,金迁全部中全部(今北京),利用河北平原的河流组织漕运,于12设置直沽寨(又称泥沽寨)。很快,大直沽、小直沽和三汊沽等聚落相继出现。方舆纪要记载:“在县东南十里,小直沽受川之流。大直沽又在其东南,地势平衍,群流涨溢,茫无涯矣,故

2021年天津:海河记忆故乡海河回想记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1-04-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