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王娜:颈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损害.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王娜:颈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损害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4-09-19 发表评论分享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王娜神经系统症状往往使人想到运动或感觉功能的障碍,大多数颈动脉病变患者初期缺乏颈内动脉系统缺血发作的症状, 神经系统查体没有阳性体征, 其认知功能的改变往往被忽视。本研究从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和评估方法以及颈动脉手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等方面做一综述。一、颈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改变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和脑血管病发病率升高,痴呆的患病率和致残率快速上升, 65 ~ 85 岁人群中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为 25 %, 85 岁以上可高达 65 %,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很多,大约 10 %~ 20 %的痴呆患者是属于血管性痴呆。血管性痴呆是由于进展性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多发小卒中和随之引起脑损害导致的。患者的 5 年生存率为 39 %,而同年龄对照组为 75 %。该病的主要亚型包括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 、多发梗塞性痴呆、特定位置单发梗塞引起的痴呆( 丘脑、大脑前动脉、顶叶或扣带回)、脑出血引起的血管性痴呆、小血管病( 腔隙性脑梗死和 Binswanger's 病)、 Alzheimer's 和血管痴呆混合型。 MCI 被认为是正常认知功能和血管性痴呆的一种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认知功能和正常情况比较明显下降,但又没有严重到痴呆的程度。该病的一般危险因素和脑血管病相同, 包括不可干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种族、基因型、心肌梗塞病史、 TIA 或脑卒中史,可干预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血管和或周围血管疾病、肥胖、少活动、压力、吸烟、喝酒。因为一些危险因素的可干预, 促使人们研究各危险因素对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和可能的预防措施。大规模的人群研究显示颈动脉狭窄是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 的独立危险因素, 65 岁以上的人群中 75 %的男性和 62 %的女性存在颈动脉狭窄,并且在这些人中 7 %的男性和 5 %的女性狭窄程度大于 50 %。可能有两种病理形态学的机制导致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认知功能的改变脑内栓子和低灌注, 伴有或不伴有无症状性脑梗死, 在这两种情况中都可以探测到局部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的丧失。 Zavoreo 等的研究显示脑血管反应性的减低和年龄增加、认知功能下降的相互关系。识别颈动脉病变患者对于预防痴呆和其他并发症有着重要的作用。二、颈动脉病变内皮功能失调动脉的僵直度是血管功能失调最敏感的标志。 Jurasic 已经证实了内皮功能改变导致的动脉僵直度增加和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长的收缩压和脉搏压一样, 被认为是血管重塑。研究显示脉搏波传导速度是认知功能下降的强烈预测因子,独立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其他一些传统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一些新的自动化软件, 用于评估血管壁的功能。能通过监测血管壁的参数而早期发现颅外血管粥样硬化的改变。 Hanon 等证实了动脉的僵直度和认知功能损害之问的关系, 发现动脉系统功能的改变能引起痴呆的发生。 Zavoreo 揭示了正常的血管老化,动脉僵直度的改变和认知功能下降的关系。血管内中膜的厚度许多的血管重塑理论都包括了各种不同机制引起的慢性内皮损伤。这包括内皮细胞的损伤, 细胞粘附和其他的改变引起内皮功能的紊乱, 进展期出现血管壁增厚和斑块形成。 Framingham 研究了一组中年人显示颈内动

王娜:颈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损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