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一历史试卷反思.doc关于初一历史试卷反思
初一历史试卷反思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满分为60分,实行闭卷考试,共两大题。题型有选择题、识图题、材料解析题、综合探究题。可以说题型多样,接近中考试题类型。
从题量上看共15道选择题,3道材料分析题,覆盖的知识面比较广、全,能够全面检测出课标上中国古代史部分对学生所要求的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
容易题约占50%,中档题占30%,稍难题占20%;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设问跨度小,一般就一章或一节设问,对分析能力的考查难度适中。
二、试题解题情况
1、某些知识点容易混淆
例如关于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很多学生误以为是隋文帝时期开凿的,所以选择题第1题就做错了;对于第18题第4问,科举制正式创立于哪位皇帝时期?有相当多的学生回答是隋文帝的,结果张冠李戴,造成失分。
2、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不牢
历史学科内容包罗万象,涉及了语数政地等多领域、多门类、多学科知识,若相关学科知识缺乏,定会对学习历史带来一定困难。如第6小题显然是学生空间感弱、地理知识缺乏造成的.,本来题目中已提示是“在亚洲”,但仍有一部分学生选择“天竺”古印度。
3、历史思维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差
历史学科教学要教会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史实,分析历史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教会学生擅于从材料中获取提炼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差,在答题时就会出现零乱、啰嗦或不完整。如第17小题第1问,学生失分较多,失就失在不能很好的联系材料,乱答一通。又如第173问,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归纳出本题的研究主题,这考的就是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归纳能力,许多考生在回答时不是跑题,就是时间不对主要是宋朝或两宋时期,或者答不到点上,导致失分。
4、审题能力不强
审题在考试答题中比较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题审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审题出错,就会导致答案不完整或根本抓不到要领,胡乱作答。如第18小题第1问,有的学生根本就不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或者根本没看懂材料,就胡乱答题,结果可想而知。
5、错别字相当多
有相当多的考生在答题过程中,错字百出,如18题3“曲辕犁”易写成“曲猿梨”,“筒车”又写成“简车”,太粗心了。
三、对今后教学建议
1、要从思想上重视历史学科
历史作为中考学科已经几年了,但从重视的角度看还不够。从初一年级的试卷来看,学生答题的质量普遍不高,书写不整齐,空白的试卷较多,说明了学生从思想上不够重视,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到位。教师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要求学生基本知识点掌握准确无误。
2、要依据《课标》进行教学
《课标》
关于初一历史试卷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