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学习心得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在 200 8 年1月1 日就要实施了,通过学习,我对该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最大的感触就是企业的责任重了。《劳动合同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以下简称《劳动法》) 相比更加具体、完善, 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最突出的特点是前面规定了怎么做, 后面就规定了违反的法律责任。因此,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更高了,企业应认真学习、准确理解、自觉执行。只有这样, 才能避免法律和经济上的风险。现就我在这次培训中所得所感陈述一下,与各位同仁共飨。一、《劳动合同法》突破《劳动法》, 适用范围扩大, 原则增加, 反映了立法者的价值趋向。(一)、《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扩大了。《劳动合同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适用本法。---- ( 该符号代指分款符, 以下同)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依照本法执行。《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六条,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未作规定的, 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该法第二条第一款将适用范围扩大到“民办非企业单位”,如民办学校、民办医院等, 解决了长久以来这些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无法可依, 法院适用不统一的窘境。第二款是突破些规定, 立法时争论很大, 最终将其列入, 但是在适用时多受挚肘(见第九十六条)。(二)、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的原则增加了。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 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相较劳动法, 新增了“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在该法中多有体现, 如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 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条件、内容、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及其它劳动者要求的情况。相对的, 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 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这些规定相应地转化为权利义务, 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注意履行义务和行使权利。二、《劳动合同法》对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特殊要求,并且规定了企业不签订的法律责任。《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 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 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七条,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 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 自本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劳动关系, 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应当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
劳动合同法学习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