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教学设计合肥市蚌埠路第五小学余力伟电话: 62586908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学会本课本 4个生字,理解生字词。 2 、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感受望月的乐趣,像小外甥那样聪明好学,爱幻想,追求美好事物。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感受望月的乐趣。教学重点: 体会小外甥那样聪明好学,爱幻想,追求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一)复习导入: 这一课,我们继续和著名作家赵丽宏一起,走上江轮的甲板, 去欣赏江中的月亮。师: 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江中的月光,是一种怎样的美呢? 师生共背第二自然段。配乐。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美,你会用什么词呢? 宁静的美,安详的美,跳动的美...... (板书: 眼中月) 师:如此宁静、安祥的月色,可我怎么听到了江水流淌的声音,甚至看到无数闪烁光点在闪烁、在跳跃!明明是写静,可怎么还听到水流的声音;明明是写静, 怎么又看到了无数的光斑在闪烁、跳动呢?大家想一想。这,是否有点矛盾? ……师:啊,这是一种特别的表达方式,很有趣,也很有效果!把静——静得连流水的声音都能听得到给写出来了, 今后在我们写作文的时候还可以试着去运用。(二)、学习第二段( 3-20) 诗中月过渡:宁静、安详、朦胧的月色不仅让作者陶醉,难以入眠。还有谁来了? (小外甥) 1、谁来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你觉得小外甥是个怎样的孩子? (天真可爱、爱幻想) 还有课文的什么地方,能看出他天真、爱幻想。 2、所以和他交谈是件很愉快的事,看他正向舅舅挑战背诗呢! 3、师:小外甥是怎样向我挑战的?(指名读,读出挑战的语气) 我扮演一下舅舅,谁来扮演我的外甥?对诗是谁先挑战的? “你一句,我一句”、小外甥“眼睛一眨就是一句”——这个味道。 4、体会诗意师:(出示)把你最喜欢的那句诗多读读,告诉大家你读出了什么? 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从哪里看出来了(省略号)那咱们也来赛赛诗, 一组一句,不重复,看哪组吟诵得多,吟诵得美,眼睛一眨就是一句。 5、赛诗刚才我们在对诗过程中念到那么多美好的、关于月亮的诗句,如果说 1、 2小节是写江中月,这一部分就是(板书:诗中月)诗中有月,月中有诗。心中月 1、在诗人眼里每一轮明月代表着一份情思,那么,在小外甥的眼中, 月亮像什么?谁来读一读? 2、出示“像眼睛,天的眼睛。”多巧妙的比喻啊!你看,这一个个形态各异的月亮镶嵌在天幕上,多么像天的眼睛啊!小外甥是怎样说出这句话的? “不假思索”是什么意思? (不加过多的考虑,脱口而出)说的那么自信,那么肯定。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3、他的比喻使我惊讶。那这究竟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呢? (1)出示句子,指导朗读。“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2 )师:多么奇特的想像,难怪作者会感到惊讶。就像小外甥想象的,月亮是天的眼睛,它睁大了眼睛,我们就看到了白玉盘似的圆月,诗人李白在《古朗月行》中写到——生:“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师:若是它眯上眼睛,我们就看见了一弯新月,诗人白居易在《暮江吟》中对它作了描写——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师:它半睁半闭,就成了李白笔下的——“峨眉山月半轮秋”了。这么有趣的月亮在我们眼里像什么呢?让我们也插上幻想的翅膀,想一想, 说一说在你的
《望月》.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