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莲花圣地木生花.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莲花圣地木生花
  我们墨脱科考小组6月初出发,拟定的线路是从林芝坐车到米林县的派镇,再从派镇的松林口徒步翻越多雄拉山,经拉格,大岩洞,汗密、1号桥,背崩到墨脱县城,途中从背崩经地东到希让再返回背崩。
  从林芝地区生态研究所出发,我们沿雅鲁藏布江的主要支流尼洋河顺流而下,经过35公里的行车就来到了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的交汇处,举目眺望,眼前一片嫩绿,6月的林芝一片生机。经过汇合处,我们就一路沿雅鲁藏布江而下,在汽车行进过程中,我们也看到,雅鲁藏布江米林段两岸坡地有沙化现象,江边白色的大沙丘成了西藏江南林芝林区的一道风景,点缀着两岸山坡翠绿的林木。经过分析发现,雅鲁藏布江经过米林县境宽阔的河谷时,流速变得缓慢,而江水中携带的泥沙也就慢慢沉于河道中。冬春季节,是西藏林芝的枯水期和风季,由于雅鲁藏布江水位下降,布满沙的河床暴露出来,加上风的作用,把沙吹向山坡,也就有了“飞沙上山”的景观,而在风口侧面形成大的沙丘也就容易理解了。
  下午四点左右,我们顺利到达了进入墨脱的必经之地――派镇。由于提前进行了准备,我们到达后两小时内,就安排好了协助我们科考的向导和背夫。从这里,我们将用双腿丈量墨脱的里程,在不同海拔的不同森林植物类型中留下我们的足迹,从海拔
2920米的派镇出发,首先穿过一片纯高山松林,继续向上,再穿过林芝云杉,冷杉,西藏落叶松林形成的混交林,再经过由山花杜鹃,黄杯杜鹃,雪层杜鹃,高山柳等组成的高山灌丛,就到了雪线,我们在向导和民工留下的深雪中艰难行进,远处雪白一片中苍翠的冷杉“旗树”好似在指引我们的方向。这里所说的“旗树”是树冠的形状类似红旗,主要是由于树木常年受同一方向风的作用,使迎风面的树枝生长受阻,而背风面的树枝继续生长而形成类似红旗的树冠,大约在中午11点左右我们就到了海拔4200米,的多雄拉山口,尽管天气较好,可山顶的风仍然很大,为保证安全,我们在山顶停留片刻就一路顺山而下。
  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在墨脱周边从海拔750米的希让村到4100米多雄拉山口,从热带季雨林到高山灌丛,从面积20米×30米到50米×100米,一共进行了一百多块样地的调查,在样地调查中,我们对每块样地的乔木树种都进行种类,树高,胸径,冠幅。郁闭度等测定,对灌木树种则设置5~20个5米×5米的样方进行种类,平均高,丛径,盖度等测定,设置10~30个1米×1米的样方对草本进行种类,平均高,盖度或多度调查。
  由于海拔越低林分的郁闭度越大,林木种类也越多,工作的难度也就特别大。在海拔
750米的希让村进行群落调查时,由于分布生长的热带季雨林,根据最小样地面积设置要求,我们设置的样地面积为50米×100米,仅进行样地设置就用了一天时间,加上调查,一共用了三天才完成了一块样地的群落调查。时雨时晴让科考组成员在考察的30天里没有一天穿过干衣服,更厉害的是林内的麦蚊,牛虻和不知名的昆虫时刻都在侵袭着我们,让人防不胜防,半个月下来每个人手上都会被叮咬至少35次以上,最多的一个倒霉鬼被咬了54次,整个手肿得像馒头一样。虽然无比艰苦的考察让人十分疲惫,蚊虫的侵袭让人苦不堪

莲花圣地木生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