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藕、兴”两个字。 2、理解词的意思,抓住“醉”字品味词的意境。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词并背诵。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词的意思,想象作者当年溪游醉归的欢乐情景。 2、朗读并背诵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播放课件古筝曲) 1、同学们,伴着悠悠的古筝乐曲,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典文学的园地,走进唐诗宋词营造的艺术氛围,你们读过词吗? 2、你们都读过哪些词呢? 3、那你们能不能说一说词和诗有什么不一样? 4、今天我们学习这首词的词牌名是《如梦令》,板书:如梦令。二、初读课文,领悟大意 1、一读,读通读顺。迫不及待想读这首词了吧,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觉,自己的速度放开声来读一读这首词,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读通顺、读正确。(1)生自由读,指名读,提醒一个多音字:兴,表示兴致,读第四声。什么时候读第一声?大兴安岭、兴奋、兴旺等。相机指导生字“藕”的书写。读通并不难,读词时如果能稍加停顿,就能读出节奏来,比如第一句可以这样读,师示范,生自己练习读出节奏。(2)谁还愿意再来读一读? (3)配乐朗读( 4)齐读 2、二读,读懂词意。(胖读) (1)光读通,读出节奏还不算,我们还得读懂它。读懂词的大概意思。(2)小声的说一说,不明白的可以和同桌商量商量, ( 3)我们先来说一说。读懂一个词就说一个词,读懂哪句就说哪句。自己能够读懂一个词,一句话,都是一种了不起的收获。(4)交流:略师补充:(醉)在这儿老师给你们补充一个信息,在古代的时候,很多的文人都喜欢喝酒。李白就被称为——酒仙!一喝酒啊,诗兴大发,酒助诗兴,诗从酒出, 所以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说法。李清照虽然是女子,但她也很喜欢喝酒,所以说这里“沉醉”之“醉”既是陶醉又是酒醉。好,酒醉也好,陶醉也好,反正李清照是醉了。(5 )刚才,同学们不知不觉地,就把这首词给读胖了。板书:“读胖”。如果把你们刚才说的话,都写下来,这篇文章长不长啊?长!但是你看这首词,它只有多少字?三十三!是的,三十三个字就把这次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你看,古诗词,就是这样的凝练含蓄。三、“瘦”读全词,搜寻词眼。 1、学古诗词还得学习另外一种本领,那就是要把诗或词“读瘦”。板书:读瘦 2 、同学们能不能把整首词读成一个字儿?看看整首词是围绕这首词里面的哪一个字来写的? 我觉得应该是“沉醉不知归路”的“醉”字。因为这里的风景很美,再加上喝了些酒,所以作者就沉醉了,所以才有了下边的情景。师板书:醉四、牵引“醉”线,分层解读。(一)陶醉在美酒、美景中。画面:溪亭日暮 1、大家再轻轻地读读词,看看可以从哪些词语当中读懂这个“醉”字呢? “溪亭日暮”。 2 、看到“溪亭日暮”这个词,你脑海当中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把这幅画面说得美一些。 3老师边播放日落美景边描述:黄昏时分,太阳慢慢地从西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山、近水、小亭子,都被笼罩在夕阳的余辉中。水面上波光粼粼,使我们想起这样的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4、在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地方,李清照她们会在干什么? 预设:喝酒、聊天、做诗、对对子、看风景。 5 、会跟谁在一块喝酒吟诗?(好朋友、知己)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酒逢知己千杯少”,喝着喝着,就喝多了,就——醉了。是啊,在
【如梦令】教学设计.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