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学第二章金属晶体结构
*
金 属 学 与 热 处 理
金属学第二章金属晶体结构
*
——钨 W
——汞 Hg
——铬 Cr
——锇 Os
——锂 Li
——铝Al
——铁Fe
、导电性最好的金属——银Ag
——钙Ca
金 属 之 最
金属学第二章金属晶体结构
*
第二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体心立方结构
body-centered cubic (bcc)
面心立方结构
face-centered cubic (fcc)
金属学第二章金属晶体结构
*
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不同,其性能也不同。
对于同一种成分的金属材料,通过不同的加工处理工艺,改变材料内部的组织结构,也可以使性能发生极大的变化。
可见,除化学成分外,金属的内部结构和组织状态也是决定金属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
金属和合金在固态下通常都是晶体,要了解金属及合金的内部结构,首先应了解晶体的结构,其中包括:
晶体中原子是如何相互作用并结合起来的;
原子的排列方式和分布规律;
各种晶体结构的特点及差异等。
金属学第二章金属晶体结构
*
金属的传统定义:
良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塑性)和金属光泽的物质。
但锑延展性不好;铈和镨导电性还不如非金属(如石墨)。
由性能确定,不具有共性,没揭示金属与非金属的本质区别。
金属
严格定义:
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的物质,非金属的电阻都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由原子结构和原子间的结合方式确定。
金属学第二章金属晶体结构
*
金属的最外层电子数很少(1~3),外层电子与原子核的结合力弱,容易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变成自由电子;原子成为正离子,将这些元素称为正电性元素。
过渡族金属元素的核外电子先填充次外层再填充最外层电子,很容易失去,化合价可变。结合力特强,表现为熔点、强度高。
1、 金属原子的结构特点
原子(10-10m、Å = 10-1nm)= 带正电的原子核(质子+中子) (10-14m)+ 带负电的按能级排布核外电子(最外层与次外层为价电子) 。
非金属外层电子数较多,最多7个,最少4个,易获得电子,原子成为负离子,故非金属元素又称为负电性元素。
可见原子外层参与结合的电子数决定着结合键的本质,对化学性能、强度等特性有重要影响。
金属学第二章金属晶体结构
*
2、 金属键
处于聚集状态的金属原子将价电子贡献出来,为整个原子集体所共有,形成电子云。
贡献出价电子的原子,变成正离子,沉浸于电子云中,依靠运动于其间的公有化自由电子的静电作用而结合—形成金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性原子
正离子
电子云
用金属键的特点解释金属特性
导电性 — 自由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
导热性— 自由电子的运动和正离子振动;
正电阻温度系数 — 正离子或原子的振幅随温度的升高增大,阻碍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使电阻升高;
金属光泽 — 电子跃迁吸收或放出可见光;
延展性 —无饱和性和方向性。
金属学第二章金属晶体结构
*
延展性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延伸成细丝而不断裂的性质叫延性;在外力(锤击或滚轧)作用能碾成薄片而不破裂的性质叫展性。
例如最细的白金丝直径不过1/5000mm,纯净的金属铂有高度的可塑性,可以冷轧制成厚度为0
金属学第二章金属晶体结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