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涧下澡堂之旅
初春时节,接到老同学电话,说今年我们68届同学毕业已经整整42年了,居住漕涧的几位老同学邀请我们“老三届”的同学们到下澡堂瀑布温泉一聚。整理好简单的行装,按照约定的日子,就登车启程了。
初春的天气还是那样的寒冷。沿■江峡谷往南行,清晨的风,像一把温柔的刀子,飞割着旅人的面颊。进入澜沧江峡谷,暖暖的阳光从车窗中照进来,天气骤然热了起来。经过三个半小时的车程,来到了漕涧。漕涧的老同学们早已在车站迎候,在小镇的一个小食店我们美美地享用了一顿午餐。在茶马古道曾经的驿店里,刚才的舟车劳顿随着清风拂过早已烟消云散。用过早餐,大家又再次登车,朝下澡堂进发了。伴着清风,听着路旁的牧童唱着深情民歌,大家的心境似乎开朗了很多。
经过仁德村,车子就驶进了志奔山南端的群山怀抱之中。苍翠的山岭之中,时而见成片的核桃树林,葳蕤的叶片在阳光下闪着墨绿的光泽。这些核桃林,有的生长在山坡上,有的生长在山箐里。至于他们是属于仁德村的地界,还是已经到了新胜村的地界,我们不大了解。离下澡堂瀑布温泉大约两里地,逶迤的群山被笼罩在薄薄的云雾之中,袅袅的雾气从群山升起。移步一景,渐渐地,我们被这薄薄的云雾包裹着,公路像彩带把我们与这里的山紧紧地扎在一起了,怪不得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千古名句。
再向下走,在一个群山拱卫的山箐里,就是下澡堂跌水崖了。下澡堂分里、外两个澡堂,外澡堂又叫“跌水崖”,是一个瀑布温泉。山间温泉在茂密的花草丛中,吐着丝丝温情,仿佛在等待我们的拥抱。我们在瀑布温泉下面的开阔地上下了车。几年没有到过这里了,虽然山水依旧,温泉依旧,但山水间却平添了许多房舍,温泉也经过修建,砌起了水泥的浴池,从前露天的浴池也盖上了瓦顶,围上了漂亮的围墙,给人们提供了舒适的洗浴环境。
但是,不知为什么,我还是怀念过去那个静卧在山野间的下澡堂跌水崖――它是那样的纯净,那样的洁白,那样的天然去雕饰,那样的纤尘不染,没有一丝一毫人工雕琢的痕迹。那时候,“跌水崖”没有任何建筑物,它三面靠山,山上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一面临溪,溪旁是稻菽飘香的层层梯田。一股水桶般粗细的热水,从七八丈高的悬崖上喷涌而出,奔腾而下,响如惊雷,势如奔马,那声音震撼虚谷。置身其中,真的是一种与大自然的深度接触,真有远离俗世、身清气爽、心旷神怡之感。
现在,虽然温泉瀑布依然,悬崖依然,但随着下澡堂电站的开发,群山间的树木已经稀少了很多,温泉周围的生态环境已经是今非昔比了,公路上每当有汽车驶过,便扬起一阵阵的灰尘,使得公路两旁的植物上随时都有一层厚厚的泥粉,更不要说那使人几乎窒息的汽车尾气。浴池上镶嵌着的瓷砖虽然漂亮,浴池上面覆盖的瓦顶虽然华丽,但较之我们童年时代记忆中的下澡堂,真的少了许多野趣,少了许多与大自然的亲近,少了许多令我们梦魂牵绕的东西。
漕涧下澡堂瀑布温泉的价值就在于它的自然天成,人们到那里洗浴,就是冲着这里山林绿野,景色优美,空气清新,就是冲着这里有在其他地方不可能遇到的罕见的的温泉瀑布,就是冲着这里从悬崖缝隙中涌出的富含硫化物等具有医疗作用的矿物质的温泉水,冲着这里有原生态民族特色的温泉文化。在山林绿野,返朴归真的自然环境中怡养健康;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养生文化中感悟健康;在疗效神奇的温泉滑水中得到健康;在
漕涧下澡堂之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