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伤仲永》导学案.余国福教案.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导学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伤仲永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
1)学习并掌握“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的情况。
2)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4、情感目标: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难点:
1)体会揣摩本文简洁、凝练的语言。
2)方仲永“混然众人”的原因。学前准备:
1、阅读以下文学常识: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 一。他年
轻时候,文章写得十分出色,得到欧阳修的赞赏。 王安石二十岁中进士,当官之后积极推行
变法,后来新法被废,王安石忧愤成疾,第二年病逝。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 曾拜欧阳修为师) 。 ( 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
2、注音:
隶 ( )

扳( )

谒 ( )

邑(

) 矣( )

泯 ( )
称 (

)

卒 (

)

焉 (

)

耶(

)
3、熟读课文,结合注解说说课文大意。
导入新课 :
一、检查课前准备
二、听课文朗读,再齐读课文。
三、明确词类活用:
(1) 邑人奇之 : 奇: (2) 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
( 3)父利其然也 : 利:
3、明确重点词语词义:
①世隶耕
隶:
②未尝识书具
尝:
③并自为其名
为:
④指物作诗立就
就:
⑤稍稍宾客其父
稍稍:
⑥或以钱币求之
或:
⑦环谒于邑人
环谒:
⑧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
⑨泯然众人矣
泯然:
⑩受之于天受:
⑾贤于材人远矣
贤:
⑿得为众人而已耶
得:
、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并指出该词在句中的含义与用法。之:
(1)忽啼求之: ( 2)借旁近与之:
(3)余闻之也久: ( 4)不能称前时之闻:
(5)卒之为众人:
于:
① 环谒于邑人: ( 2)于舅家见之:
② 贤于材人远矣: ( 4)受于人者不至:

①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④稍稍宾客其父。
⑤父利其然也:
四、整体感知,问题探究
1.在疏通文意及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思考本文记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本文题目是《伤仲永》 ,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4.“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开篇一句交代了方仲永的那些方面?
5.从“日扳仲永环

《伤仲永》导学案.余国福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