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导学案.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导学案 姓名 小组
学习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诗作。
2、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 
  3、理解诗中的思想内容及诗人抒发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厚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 
   1、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的理解。 
   2、多种修辞方法和象征手法的使用。 
课时安排: 二课时 
学习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你对树有怎样的了解?(提示:品种、生理特点、科学常识、功能、文学作品等)
二、知识链接 :
   李瑛(1926— ),现代诗人。,并开始在刊物上发表诗作。先后担任解放军文艺社社长,总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作协理事,中国笔会中心理事,《诗刊》编委等职务。他的代表作有长诗《一月的哀思》、《寄自海防前线的诗》、《在燃烧的战场》、《献给火红的年代》、《站起来的人民》、《难忘的一九七六年》等。《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是李瑛1980年出版的一本诗集中的代表作,他的诗作有的已译成了外文。 
三、朗读诗歌,注意朗读的节奏及音韵 (三个层次:正确、流利、有感情)
1、自读把握字音: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划出本诗朗读的节奏及押韵的字.
3、选择喜欢的语段试读。 
4、师生评议。(提示:停顿、重音、缓急)
四、分析结构,理清思路 
   明确: 
   第一部分,主要是“树”的自我介绍:生长地、经历、成长的过程,属于谁。 
   第二部分,主要写“我”和人民的血肉关系,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和崇高精神。 
   第三部分,是全诗的总结,进一步表现了“我”为人民献身的崇高精神,把诗人感情的波澜推向了高峰。 
五、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中的联想和想像 
   ㈠朗读第一部分。    思考:诗人如何塑造“我”——“一棵树”的形象? 
   明确: 
   这部分包括三节诗,第一节,首行点题,六次重复主语“我”,突出“我”——“一棵树”的形象,主要交代身份(“我是一棵树”),原藉(黄河岸边,长城脚下),并告诉读者“我”并不是一棵刚出生的树苗,而是有着丰富阅历的“能讲许多许多故事,能唱许多许多支歌"的大树。 
   第二节则告诉读者“我”是如何造就成长起来的:山、海的教育,光、露的赋予,炎阳、风雪的铸就,大气和风的融合-—集中了大自然的精华。 
   第三节是这部份的总结拓展,从与日俱增广阔的深层意义上交代“我”的身份:不是一般的具体的“树”,是“广阔田野的一部分,大自然的一部分",“和美是一个整体”,“属于人民,属于历史”. 
     ㈡朗读第二部分。  思考:诗人怎样展开想像和联想,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 
   这部分共包括第四~十二节,第四节是这部分的总领,写“我"的生活态度,表现了“我”对生活的热爱。第五~十节是从各个方面具体写“我”、六节是写如何去关心、爱护各种各样的人;第七、八节从树的特点出发,写如何竭尽自己之所能去为人类造福;第九、十节则是借助幻想来表现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之美,但无论是要“流出”“开出”,还是“生长”在各处,都未脱离开树的特点。第十一节是写“我”的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hl19870121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