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子崖保卫战
索引号:00000109-17_F/2017-0116001
公开目录:
英烈英模事迹
发布日期:2017-01-16
主题词:
发布机构:
县民政局
1941年12月20日,在山东省莒南县渊子崖村,在年仅 19岁的村长带领下, 英勇的村民用土枪、土炮、大刀、长矛、铁叉和铡刀,与 1000多名装备精良的
日军展开了整整一天的殊死搏斗,以牺牲 147人的代价,歼敌121名。这是抗 日战争史上,中国农民自发组织的一次激烈悲壮的浴血保卫战。渊子崖民众英 勇抗敌,保卫家园的事迹,在莒南党史和山东革命斗争史上谱写了辉煌的一页, 被当时的滨海专署授予“抗日模范村”称号,其事迹载入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 1995年被拍成电视片在中央台播放
基本简介
渊子崖村位于山东省莒南县县城西 15公里处,抗战期间属沐水县。1941年12 月19日,盘踞在小梁家的伪军约156人包围渊子崖,被自卫队用土炮打跑。20 日上午10时许,日伪军1000余人扑向渊子崖,村自卫队用土枪土炮,大刀长 矛拼死抵抗,直到太阳偏西敌军才拥进围子,村民誓死不降,用原始的武器与 日伪军展开逐屋逐户的巷战。傍晚,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旅五团一个连及县、区 武装赶来支援渊子崖村民,敌人被迫撤退。此次保卫战中渊子崖自卫队员共歼 灭日伪军100余人,但也有147名自卫队员和男女村民在战斗中献出了自己的 宝贵生命。渊子崖民众英勇抗敌,保卫家园的事迹,在莒南党史和山东革命斗 争史上谱写了辉煌的一页,被当时的滨海专署授予“抗日模范村”称号,其事 迹载入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1995年被拍成电视片在中央电视台播放。
战役经过
1941年12月20日,一个普通的村庄一一山东省莒南县渊子崖村。在年仅 19 岁的村长带领下,英勇的村民用土枪、土炮、大刀、长矛、铁叉和铡刀,与
1000多名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了整整一天的殊死搏斗,以牺牲 147人的代价,
歼敌121名。这是抗日战争史上,中国农民自发组织的一次激烈悲壮的浴血保 卫战。
首次交锋
渊子崖村位于沐河以东,是山东省沂蒙山区沐水县(今属莒南县)板泉区一个 只有200多户人家的村庄。抗日战争时期,沐河以西是日军占领区,八路军则 在沐河东岸活动,渊子崖村成了敌占区和抗日游击区之间的“拉锯区”
日军经常来这一带“扫荡”,残杀百姓,抢掠财物,奸淫妇女;沭河西岸的小 梁家据点的伪军也常到东岸的村子里替日军要粮逼款;一些地主、土匪武装则 打着“抗日”的旗号,袭扰村民,敲诈勒索。穷苦百姓度日如年,天天过着 “白天怕见人跑,夜里怕听狗叫”的日子。
1940年 1 月,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旅独立营进驻渊子崖村,指战员们平易近人, 打鬼子、捉汉奸,出生入死,不怕流血牺牲。村民们认识到八路军才是真正抗 日的队伍。这年 10 月,“抗大”工作团来到村里,在村民中宣传抗日救国的道 理。 1940年底,在中共板泉区区长冯干三的帮助下,渊子崖村建立了抗日民主 政权,成立了抗日自卫队,那年刚满 18 岁的林凡义被推举为村长。接着,村里 又成立了“农救会”、“妇救会”和“青抗先”等群众抗日组织。
1941 年夏,中共山东分局组织的八大剧团来到村里公演,使村民受到很大教育, 群众抗日情绪高涨。为了保卫家乡,村民把过去用来打土匪的“生铁牛”、 “五子炮”、
渊子崖保卫战-莒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