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讲的是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比脚印的事,全文共有六句话。讲的是在一个雪花飘飞的日子里,小马、小鸭、小鸡、小狗来到雪地里。他们观赏着各自留在雪地上的脚印,小鸡的脚印像一片片竹叶;小狗的脚印像一朵朵梅花;小鸭的脚印像一片片枫叶;小马的脚印像弯弯的月牙。本课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作者以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这三者间对话的过程。所以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内容是识字、写字和理解课文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第三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宝宝,并组一个词语。
(啦、梅、用、几、成、蛙、为、参、家加、洞、睡)
2、说一说雪地里的小画家都有谁?
(小鸡,小狗,小鸭,小马。)
二、理解课文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有几句话?(有六句话。在这里,学生接触句子没多久,对于问句和感叹句不能够找正确,教师要在同学们有分歧时,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句号、问号、感叹号都是一句话。然后让学生再标正确率就会提高。)
2、找同学读第一句话,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老是师范读第一句,对比:老是跟他读得有什么不一样?你能也来试着读一读吗?(要注意句子末尾的“!”,读出来兴奋、高兴的语气。)齐读第一句话。
3、学习第二句话:理解“一群 ”。
(1)课文第二句用了一个词来指代这四位小画家。读一读,找一找。
(2)出示成语“三五成群”,领读成语。
(3)理解“一群”,一个人能称“一群人”吗?两个人呢?
(4)小结:三个以上才能称“一群”,即所谓的“三五成群”。
(5)你能说一说都是什么能说“一群 ”吗?
(6)读一读第二句话,同桌互相背一背。
4、学习第三、四句:
(1)为什么说它们是小画家?(下过雪后,小鸡、小鸭、小狗、小马来到雪地里玩,他们的脚印就会留到雪地上,就像画家在纸上画画。所以所他们是小画家。)它们分别会画什么呢?(小鸡的脚印像竹叶,小狗的脚印像梅花,小鸭的脚印像枫叶,小马的脚印像月牙。)
雪地里的小画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