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公司
成本费用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 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成本费用的
控制和管理 , 提高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企业
会计准则》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和建
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门。
第三条 企业的成本和费用管理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
将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其基本任务是:通过预测、计划、
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挖掘降低成本潜
力,努力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第二章 基础管理工作
第四条 在企业管理层的领导下组织各职能部门,认真做好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基础工作。其主要内容是:定额管理、原始记录、计量验收。
第一部分 定额管理
第五条 对各种原材料、工具、燃料动力的消耗, 以及劳动工时、设备利用、物资储备、定额流动资金占用、费用开支等,都将制订先进、合理的定额,并定期进行检查、分析、考核和修订。
第六条 各项定额的制订,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需要在统一领导下,由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进行, 同时兼顾企业目前的生产能力和管理现状,使定额既先进又可行地进行补充和修订。
第二部分 原始记录
第七条 根据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下列各项原始记录:
(一)材料物资方面的原始记录, 主要是反映材料的收、 发、领、
有限公司
退等物流过程的各项原始记录。主要包括:材料、物资验收入库单、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委托加工材料单、委托加工入库单、材料物资盘点报告等,并作好工具借还登记簿和材料明细帐的记帐工作。
(二)劳动工资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职工人数、调动、考勤、工资基金、工时利用、停工情况、有关津贴等项记录。
(三)设计及工艺改动方面的原始记录, 主要是反映产品设计改动、工艺路线变化、工时材料定额变动等项的原始记录,如产品设计修改通知单、工艺路线变动通知单,定额变动通知单等。
(四)生产方面的原始记录, 主要是反映产品从材料投入至验收入库过程的各项原始记录。主要包括:备料转送完工报告单、生产任务单、临时生产任务单、材料领料单、废品通知单、产成品入库单等,并作好产品投入产出数量管理和工时统计工作。
(五)设备使用方面的原始记录, 主要反映设备验收、交付使用、维修、封存、调拨、报废的情况的各项原始记录。主要包括:固定资产验收单、固定资产调拨单、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验收单等,并作好固定资产卡片和固定资产台帐的登记工作。
(六)动力消耗方面的原始记录, 主要是反映各计量仪表所显示的水、电、汽、风的实际耗用量,并作好能源消耗统计报表。
各职能管理部门应指定专职 (或兼职)人员对各种原始记录进行管理,严格按照统一规定各类原始记录的格式、内容、填写、审核、签署、传递、存档等要求进行工作,保证原始记录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第三部分 计量验收
第八条 建立健全各项财产、物资的计量验收制度,并保持计量工具的准确性,对材料、工具、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的收发和转移,必须进行计量、点数和质量验收。
(一)对于购入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分下列两种方式:
有限公司
1.提货验收。在提货时进行现场验收,发现短缺、不足或破损
等情况,及时查明原因,其应由运输机构负责的,要填写物资破损清
单,由运输机构签证,明确交接双方的经济责任。
2.入库验收。材料运达仓库后,由仓库保管人员根据发票所列的品名、规格和数量,分别采取点数、过磅、检尺、量方等适用的计量折算方法,准确计算数量,并经计检部门质量检定后,按实际合格数量入库。属于材料的定额损耗, 可在规定允许的损耗范围内点收入库。对于数量和质量不符, 以及破损等情况,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要求有关方面赔偿或扣付货款。
(二)对于在产品、 半成品在生产分厂之间或生产分厂内部的转移,应根据工艺流程记录的凭证,经质量计检验收合格后进行点数、交接。在产品报废或短缺,应及时查清数量和原因,填制有关的原始凭证,以保证投入、产出数量记录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三)对于委外加工的半成品,在拨出和完工入库时,应进行合格数量的计量和交接, 如发生外部责任的报废或短缺, 应及时办理索赔。
(四)对于生产部完工产成品,应由其填制产成品入库单,经计检验收合格签证后,送交仓储部门点收入库。
第三章 成本管理
第九条 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
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项
公司成本费用管理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