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育报一个月实习总结.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育报一个月实习总结教育报一个月实习总结教育报一个月实习总结 2009-02-04 04:11:0 三峡之行结束后,我在家呆了 14 天就返回京城。不是做志愿者,而是去中国教育报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实习。为此,我错过了 8月1 日陕西省境内的日全食,西安 60 一遇的日全食。为此,我也没有能和家人、朋友过多地相聚。但是因为提早来了三天, 我有了两个发表文章的机会。祸福相依, 孰能辨之。历数在教育报实习的一个月, 除周末外早上七点半起床, 赶九点半到报社,下午四点半之后就可以离开。有两天请假,一周休假,一天采访,算来在报社的日子不过 1 天而已,真正实习的时间,就是 15 天。这十五天里,我发表了三篇文章,每一篇都曾四易其稿;排了两个版, 有一个版由于粗心数错了行, 连累了高老师和排版工作者周六回报社改版;采访两次,一次在紫竹院公园采访 4 位北京市民, 一次在学校用英语采访一位外国奥运志愿者; 撰写一份策划, 关于高校学生媒体的情况。目前这篇大稿还在酝酿中。一个月里,我认识了徐老师、高老师、两位张老师、石老师,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还结识了几位实习生, 他们现在都是我的朋友。一个月里, 我接触到正规的报社工作, 看到了规范化的运作流程。关于报纸的收获,虽然不多,但也相当受用。 1 ,定位教育报的定位是面向全国的教育工作者, 所以内容都是针对知识精英提供他们的所需。如此一来, 中国教育报成为了教育行业的领跑者。专业化, 是教育报做强做精的制胜法宝。也许中国教育报的发行量不如中国青年报大, 知名度也没有中者待遇, 确是远远好于前者。正是因为定位准, 才容易出奇制胜。相反, 如果和其他报纸一样都做大综合, 竞争太过激烈, 想要做到不可替代,实在不那么容易。横向定位于教育行业, 纵向还要定位于主流媒体。既然是主流媒体, 那么重大事件、主流声音就绝不能缺少, 否则就是将自己边缘化。所以汶川地震、奥运会这些所有媒体都在报道的事件, 教育报也出了若干个专版,而且做得很精彩。经纬坐标精确定位之后, 接下来便是细分工作。文化周刊一周四五六日出版, 每个版面分别定位为“人文焦点”——关注教育周围时代文化现象, “人文博艺”——培养知美爱美文化情怀; “人文文史”——为教育提供人文常识;“人文笔记”——记录教育时代的心灵和生活。我第一次对定位和口号的感觉如此清晰。人文焦点记录文化新闻和学术事件, 人文博艺是阳春白雪的琴棋书画, 人人文史介绍历史故事和文化常识, 人文笔记则刊登教师们的感悟和点滴。这些文章的起点都非常高,因为精品的层次都是在大众文化之上的。 2 ,策划每一次出报, 都涉及到精心策划。这个选题不能陈旧, 不能浅显, 更不能离群索居。所以我若干次的策划都被否了。有过丰富媒体经验的人,总是一眼就能看出这个选题的时效性与实施难度。徐老师说, 当记者最难过的坎, 也就在与策划选题。因为能做记者, 笔头功夫都一定不成问题, 差异就在于能否找到好的选题。我在青年人大也有一年多的选题经验,现在看来还是差几个层次。每一次选题策划好准备实施时,教育报都会做出一个书面策划。即便只是一个版,几篇文章,也会有详细的介绍:都有哪些文章,大概多少字, 这些文章和整版主题是什么关系。纵然精短, 但也能够帮助所有参与者明晰方向。,采访我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新闻

教育报一个月实习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