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古渡“美娇娘”
银川周边的湖很多,远有大名鼎鼎的沙湖,近有鸣翠湖、宝湖、大西湖、小西湖等,当它们还处于较原始状态,人工斧迹不甚明显时,我已捷足先登,惟独这月牙湖我却没有去过。
据说月牙湖与昭君出塞有关。昭君出塞和亲,行至黄河渡口处,望着滚滚而去的黄河水,心中不胜凄凉――渡过黄河,离长安便又远了一步。临行前她下定决心,一路上绝不回头,可刚一渡过黄河,就情不自禁地回头望着家乡的方向痴痴发呆,泪水不知不觉滑过脸庞,滴落在河岸的沙地上。昭君回过神来,捧了一把家乡带来的沙枣树种撒向空旷的沙地。昭君走后,她的泪水化作一汪湖水,形似月牙,人们称之为月牙湖。现今这月牙湖乡的村民是扶贫开发政策下从宁夏南部贫困山区吊庄移民来的。最近,听说月牙湖新开发的景点叫“黄沙古渡”,我大不以为然,心想这不过又是借欺世盗名的传说哄人而已。2006年8月初,路过月牙湖,看到一块“黄沙古渡”的招牌,因紧靠公路,便即兴进去溜达。这一看顿感相见恨晚,8月底又专程游玩了一回。
黄沙古渡距离银川50公里,从银川东面的大团结广场一路经过鸣翠湖、金水园、龙泉山庄、兵沟汉墓,至马兰花大草原路口,再向北走
5公里,下了203省道就直接进入景区一望无际的灌木丛中。这种灌木高一两米,下部的茎干红褐色,许多树皮已经被风沙剥落,裸露出枯黄的树干。俗话说“人活脸,树活皮”,这些被剥掉树皮的灌木不但没有死,上部全是鲜嫩而茂密的淡绿色枝条,每根圆棒形叶子的叶腋间都挂着一串串淡紫色的蝶形小花,或散布在一片葱绿之中,或密集成一束束花枝,在沙丘上竞相争艳,组成花的海洋,让原本透着雄浑苍凉的大漠,显现出娇美明艳来。原来这便是有“沙漠姑娘”之称的沙生植物――花棒。
花棒是一种沙生的豆科灌木,耐干旱、高温,喜光。据说夏季沙丘地表温度高达70℃以上,花棒仍能正常生长,当地人则称它为“沙漠娇娘”。它的生命力极强,花期也长,此时正是开花期。景区现有花棒四五千亩,主要为人工栽种。她们以看似娇嫩实则顽强的生命力生长在茫茫大漠上,默默抵御着风沙。看着盛开的花枝刷过车窗,心里有种莫名的激动:八九月,各种鲜花将要凋谢时,大漠边缘竟有这么一隅繁花正艳。
据说黄沙古渡历史上曾是宁夏与内蒙古地区民间联系的重要通道,相传秦蒙恬北击匈奴、汉昭君出塞、清康熙微服私访亲征噶尔丹均由此渡黄河西进。
售票厅门口有一棵“望娘树”。传说月牙湖的水孕育着昭君撒下的沙枣树种,种子发芽长大成树。它们是昭君思乡的泪水滋润长成的,树枝都指向黄河西岸。沧海桑田的变迁,树木都被沙漠掩埋,惟有这棵似乎读懂了昭君的心思,用它横斜的枝条表达着昭君的思乡之情。后来人们便把这棵颇具灵性的树称作“望娘树”。离此不远有一处四五十平方米的月牙形水面,这就是月牙湖。如今的月牙湖叫“湖”已难副其实,但它像敦煌的月牙泉一样,在黄沙包围之中不干涸,却也神奇,它久远的传奇来历更引人遐想。
我乘坐沙漠冲浪车来到黄河边一座高耸的沙丘。沙漠冲浪的感觉不亚于游乐园的过山车、疯狂老鼠之类。大漠被翠绿的一长条野草带隔着,草边就是黄河,界线清晰:一片黄色沙海,一条狭长的绿色草带傍依着黄河,黄河那边是绿色的湿地与稻田,只有大自然能够创造如此简约明快的对比色。在这里可以滑沙、坐羊皮筏子漂流到不远处的古渡口,再乘快艇观光或到对岸的农
黄沙古渡“美娇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