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鳇鱼的传说,诗人的泪珠.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鳇鱼的传说,诗人的泪珠
  青海湖,一直醒在我的梦里,每次闭上眼睛的时候,一切都变得更加真切。
  青海湖,那比所有的水都坚硬的水,如一块温润的蓝宝石,那无边无际的蓝,从湖心到湖岸没有丝毫色彩过渡。而远处雪山如皱纹,愈显其亘古磨砺出的睿智与沉静。在那里了悟,水也可以不温柔。
  青海湖,犹如一管洞箫,浅吟低唱这4000平方公里的水域,一曲F调平湖秋月,吹散悲苦喜乐,留一分湛然常寂在心头。而诗人悄然滑下一颗泪珠,泪水含盐,与湖水一样,滴落在荒凉的高原之上。
  
  青海湖畔,无人不谈起鳇鱼,它是青海湖的传说、骄傲和伤痛。
  鳇鱼肉质鲜美,但生长速度极慢,青海湖渔政处为了打击猎鱼者,制定了“吃一条鳇鱼罚款5000元”的规定,但还是挡不住众多的食客。
  青海湖是咸水湖,湖里的鳇鱼必须找到淡水产卵,每年汛期,不计其数的鳇鱼将沿着湖边的河流逆水而上,寻找产卵的地方,十分壮观。而小湟鱼在淡水中出生,还要回游到青海湖中长大。自生下来开始,鳇鱼就被赋予了远行的宿命,感受轮回的苦与乐。

  听当地人说,以往这鱼很多,可现在却越来越少,那些慕名而来的人们,成了鳇鱼的灾难。现在,一盘鱼可以卖好几百块钱。老板说,也并不是所有的食客都执著于此。他就曾经见过,有人被朋友逼迫前来请客,而且非要点鳇鱼。而那人却会悄悄找到老板,说:“找条别的鱼代替吧,不是钱的问题。”这让老板很惊讶。至少,可以为青海湖里多增加几尾鱼。如果有一天,每个人都这样做,那结果就不一样了。
  很值得提及的是,这里产的冰鱼也很著名。每到冬季,青海湖冰封后,人们在冰面钻孔捕鱼,水下的鱼儿,在阳光或灯光的诱惑下便自动跳出冰孔,捕而烹食味道鲜美。
  湖边吃饭,菜肴也十分丰盛,羊肉、牦牛肉、鹿角菜、馄锅、酿皮都是少不了西北风味。当然,还有绝对少不了的青稞酒,在藏族女孩高亢嘹亮的敬酒歌中,远方去的人一个个醉得人仰马翻。
  比较喜欢那里的甑糕,是陕西关中地区传统早点食品,以糯米和红枣为原料制成。还有肋巴,那是一种烤肉。先把羊排骨煮到半熟,然后再刷上酱,在炭上烧烤的风味肉串,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土耳其烤肉,甚至Kebab这个词也是源自土耳其。
  沿途,能看见前往西藏的朝圣者。朝拜拉萨,是很多人的梦想,他们在渴望在有生之年沐浴到拉萨的金色光芒。每天,朝圣者们会带着帐篷食物,先将行李拖行大约
6公里,然后折回6公里,边膜拜边行进。他们两手并拢,双手举至头顶,然后双臂外伸,以头触地,行“五体投地礼”。这种虔诚让人震撼。
  青海湖盛产的还有各种神话:传说这里是王母娘娘的瑶池,众多仙女每年要来此洗浴;传说这里是文成公主的宝镜,为了坚定自己留在西藏的信心,她将可缓解思乡苦、能看到家乡景色的宝镜摔碎,化成了这万倾波涛。
  传说,这里还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离世的地方。仓央嘉措十四岁时剃度入布达拉宫。这个情窦初开的少年难以接受的清规戒律的束缚,常用“宕增旺波”的俗名混迹民间,作写浪漫的情诗,他写着:我修习的喇嘛的脸面,不能在心中显现,我没修的情人的容颜,却在心中明朗地映见。
  十年后(1706年),仓央嘉措为西藏政教斗争殃及,被清廷废黜,解送北上,就在青海湖畔中夜遁去,不知所终。有人说他在青海湖滨去世了,也有记载说他舍弃名位,化名阿旺曲扎嘉措,从此

鳇鱼的传说,诗人的泪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好用的文档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