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向传叔向,羊舌氏,名肸,是晋的公族,历事晋悼公、平公和昭公,死于公元前 528 年或稍后, 生年不详。晋悼公时, 傅太子彪, 即后来的平公。他在晋国没有执掌国政, 但以正直和才识见称于时。他留下了一些重要的政治见解和政治风范。公元前 552 年,晋平公六年,叔向的异母弟弟羊舌虎因罪被杀,叔向也被囚禁。平公宠臣乐王鲋向叔向表示, 说他可以去说情。叔向不理他。并向人表示, 只有祁奚才可以帮助他。他说:“祁大夫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难道会单独把我丢下吗? ”后来,情况的发展, 正如叔向所料。平公向乐王鲋询问叔向的罪过。乐王鲋回答说: 不丢弃他的亲人, 可能是同谋。当时祁奚已经告老休养了,听说叔向的情况,坐上传车去拜见范宣子,说:“谋而鲜过,惠不倦者,叔向有焉”。这是国家的柱石。即使他的十代子孙有了过错,还要赦免, 用以勉励有才能的人。现在一旦自身不免于祸, 而使之丢掉国家, 这难道可使人理解吗?鲧被诛戮而禹兴起,伊尹放逐太甲而又做了他的宰相,也没有受到怨恨。管叔、蔡叔被诛,而周公辅佐成王。为什么叔向要为了羊舌虎而被杀?宣子被说服了, 同往劝说平公赦免了叔向。祁奚和叔向都不认为这件事的处理是由于私情。祁奚不见叔向就回去了。叔向也不向祁奚表示感谢而去朝见晋平公①。公元前 546 年,晋平公十二年,宋国的向戎发起弥兵之会。晋、楚两国是主要的参与者。晋国的代表人物是赵武,叔向是赵武的副手。楚国的代表人物是令尹子木。要会盟了, 楚人衣里裹上皮甲。这实际上是对晋及晋方诸国的不信任。楚国伯州犁说:“会合诸侯的军队, 而做不信任人的事, 恐怕不可以吧。诸侯盼望受到楚国的信任, 因此前来盟会。如果不信任别人,这就是丢掉了所用来使诸侯信服的东西。”他坚决请求子木解除皮甲。子木说: “晋国和楚国缺乏信用, 已经很久了, 干对我们有利的事就是了。如果能满足愿望, 哪里用得着信用。”伯州犁退下去, 对人说:“令尹将要死了, 不会到三年。但求满足意志而丢弃信用, 意志会满足吗?有意志就形成语言, 有语言就生信用, 有信用就巩固意志。这三件事互相关联、彼此确定。信用丢了, 怎么能活到三年呢? ”赵文子为楚人裹甲而感到担心。叔向说:“这有什么可怕?一个普通人一旦做出了不守信用的事,尚且不得好死。如果一个国的卿,会合了诸侯而做出不守信用的事,必然不能成功。说话不算数的人不能给人造成麻烦, 这是你不必担心的。用信用召集别人, 而又用上了虚伪, 必然没有人亲附他, 那里能危害我们?而且我们依靠着宋国来防守他们制造的麻烦,那就能人人舍命。和宋军一起舍命抗敌, 即使楚军增加一倍也是可以的, 我有什么可怕呢?而且事情又不至于到这一步。嘴上说消除战争以召集诸侯,反而发动战争来危害我们,我们的好处就多了,这我们是不必担心的。”晋国和楚国争执歃血盟誓的先后。晋国人说:“晋国本来是诸侯的盟主,从来没有在晋国之前歃血的。”楚国人说:“你说晋国和楚国的地位对等, 如果晋国永远在前面, 这就是楚国弱于晋国了。而且晋国和楚国交换着主持诸侯的结盟已经很久了, 难道专门由晋国主持? ”叔向对赵武说:“诸侯归服晋国的德, 不是归服它主持结盟。你致力于德, 不要去争执先后。而且诸侯会盟,小国也一定有主盟的人,让楚做晋的小国,不也是可以吗? ”于是①《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就让楚载会盟诸国的顺序, 把
叔向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