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学案
科目:七年级语文
学习
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理清故事情节。
3.了解本文语言描写的精妙,深刻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
能力
目标
1.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2.训练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及互相协作的能力。
德育目标
联系现实生活,体验反思,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懂得生活中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爱慕虚荣,要实事求是。
学习重点
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
2.如何从精妙的语言描写中性格。
学习方法
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学时安排
2课时
情景导入
听歌曲《向天再借五百年》,感受体会做人。
同学们,近期我们这里刚刚下了一场大雪,大家一定很兴奋,很多同学打起了雪仗,当你面对纯洁、轻盈,漫天飞舞的雪花时,你会用怎样的语言来形容它哪?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和文中的两位才子比试比试如何呢?
《咏雪》学案
班级:七( )班 姓名: 自我评价成绩:
《咏雪》
课
前
复
习
1、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儿童文学家,诗歌代表作《繁星》、《春水》等。散文集《寄小读者》。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2、《荷叶 母亲》借助那些形象来抒写对母亲的感受?
文章借荷叶、红莲、风雨这些形象来抒写对母亲的感受。A:荷叶象征母亲形象。B:红莲象征子女的形象。 C:风雨 象征生活中的困难、坎坷、磨难。
3、这首散文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找出相关的语句,
本文借景写人,托物抒情,借合叶为红莲遮蔽风雨喻母亲为儿女荫蔽人生风雨,歌颂了母爱的伟大无私,抒发了对母亲由衷的感激和爱恋之情。
4、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的表现力。 表象是散文,本质是诗。
课
前
预
习
给加点的字注音
谢太傅 fù 俄而 é 雪骤 zhòu 差可拟chà nǐ
柳絮 liǔ xù 无奕 yì 王凝之 níng 谢道韫 yùn
走近作者
作品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整
体
感
知
1.听读课文(教师范读):注意朗读的字音、节奏。
节奏示例:“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体会到:根据文意读准节奏。难句如:“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小组合作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角色分配:谢安、谢朗、谢道韫、旁白。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沉醉其中读出韵味。
3.再读课文,根据课
世说新语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