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股东会委托书征求制度之比较研究.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股东会委托书征求制度之比较研究股东会委托书征求制度之比较研究作者:罗培新一、委托书制度存在的现实和法理基础股份公司( company limited by shares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随着股份公司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日益扩大, 巨型的集团公司、跨国公司层出不穷, 公司内部制衡机制的构造也日趋复杂而精细。在此情形下, 法律应如何关注并保护股东的权益, 也愈显迫切而复杂。其中,对出席股东会委托书制度的设计即一适例。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 出席股东会并表达意见是股东的基本权利。从理论上说, 股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 一般愿意参加股东会并希望自己的意志能够影响公司的政策。但实际上, 股份公司股东人数众多且散居各地,这在客观上给股东会的召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且, 一般的股东只是被动的投资者( passive investor ), 靠个人力量固然难以影响公司决策, 集体行动也存在相当障碍, 再加上股东大多另有正业, 无心顾及股东会的召开, 这些都使许多股东在事实上不愿或不能出席股东会。在公司( 尤其是上市公司) 许多股东不出席股东会的情况下, 为避免股东会流会, 公司的经营者常要求不能亲自出席的股东, 书立委托书, 委托他人代为出席, 而不能或不愿出席会议的股东, 也希望能够由代理人行使其表决权, 藉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基于这种现实,委托书的使用便成势所必然。二、委托书制度的利弊分析委托书制度设立的初衷十分良好, 其功能显而易见: 其一, 使股东会的召开易达法定出席人数而能有效进行,重要方案得以顺利通过,提高了公司运作效率。其二, 使少数股股东也可通过集中表决权的行使以影响公司决策, 促进公司运作的民主化。大凡民主, 均以决策主体的多元化为前提, 公司制度也不例外。但在股份公司中, 一部分尚属家族经营形态,经营权即继承权,接力棒代代相传,不容外人插足。另有些公司虽非属家族经营,但现代企业所有与经营的日益分离,造成了严重的“内部人控制”( insider control ) 问题(注: 吴敬琏、张军扩等:《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8 年1 月第 1版。)。早在两个世纪前, 亚当· 斯密( adam smith ) 即已洞察其弊,他认为,由于公司的董事、经理人并非公司资金的所有者, 故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形下, 公司的经营者必定经常有怠忽职守、奢侈、浪费的情况发生。反映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董、监事朋比为奸、擅权专断, 肆意损害股东利益而专营一己之私的行为时有发生, 虽然许多已暴露于公众之下, 但经营者的“内部控制”力, 使得“只要公司能够继续经营, 要改组一个董事会比改组政府的一个部还难”(注: parkison, scientificinvestment, 191, p. 14. )。委托书制度一方面可使有志于经营事业的善意第三人, 能有机会通过征求委托书, 淘汰不适任的现任经营者, 另一方面可使小股东有可能透过累积投票权而参与管理,这两方面都可对现任的经营者形成制衡和压力,使公司业务趋向正常。物极必反。委托书普遍使用后,因为出席股东会的人数渐渐减少,股东会的实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委托书也与股票的公开收购要约制度、市场购买一起沦为公司经营权争夺的工具。而且, 由于征求委托书成本较为低廉, 故易为相关各方竞相使用, 有的学者指出:“现代的股东会其实只是委托书征求的过程。”(注: bernstein & fisher, theregulation of the solicitation of proxies, some reflectionson corporate democracy, 7u. of chi, 1. ( 1940 ). 转引自赖英照:《证券交易法逐条释义》第三册。)每遇到改选董事, 在位者极力征求委托书以保持其地位, 在野股东则千方百计拉票,图谋夺取公司权力,一场委托书征求战( proxy fights ) 就此拉开。相关各方除了在征求资料上作文章外, 还有的用金钱购买, 或者其他利益交换征求委托书。对于在位经营者而言, 征求委托书的费用还是由公司列支,最终则由股东承受,可谓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经营者却可凭此成为“世袭君主”, 委托书制度则成为“自动延续生命的寡头政治”的工具。而对于在野的股东, 委托书征求制度则成为干扰公司运作、或以此要挟在位经营者而谋取私利的法宝,这种争斗,从长远看,有损于公司的利益。委托书制度利弊俱存, 其功用恰似一柄双刃剑, 正如美国学者罗斯教授( loss )说,委托书的使用, 如放任而不加以管理, 无异是鼓励经营者长期留任而滥用其经营权; 如加以适当管理, 则可能成为挽救现代公司制度之利器。的确, 在现

股东会委托书征求制度之比较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398675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3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