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桃花源记.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桃花源记
陶渊明【东晋】
一、文学常识
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东晋文学家。字元亮,世称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言。
记:古代一种文体,它用来记载事物或发表议论,有时也用于说明。
二、理解性默写
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① 山有小口;② 初极狭。
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异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从心情的角度写桃花源美异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从穿着的角度写桃花源美异的句子: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从活动的角度写桃花源美异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
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写出桃花源人对渔人热情的句子:
①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③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简答题
本文线索: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发现→访问→离开→再寻)
概括段意:
第一段——渔人无意间发现了桃花源的入口。
第二段
——渔人进入桃花源,发现桃花源中人们生活美满。
第三段——写桃花源人热情接待渔人。
第四段——渔人再寻桃花源,终不可得,别人也没找到桃花源。
概括本文中心:
桃花源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强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渴望摆脱剥削压迫,追求幸福安宁生活的美好愿望。
本文写法特点:运用丰富的想象,充满了传奇色彩。
本文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态度?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后世把“世外桃源”作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细读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这个理想社会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人人劳作、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生活安定、风气淳朴。
作者写渔人以及后来许多人再也找不到桃花源的意图是什么?
桃花源只是作者以及无数劳动人民美好愿望的体现。它表现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这个理想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写桃花源无迹可寻,其实是一种隐喻,隐喻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存在的。
作者虚构这样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有什

桃花源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q93485240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21-04-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