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大傻傻
2018/2/1
历史知识点归纳
必修一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
中央:
(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2)相、卿、士等。
地方:侯、伯
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西周的分封:
(1)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2)影响:①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②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列国争纷
(3)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权
3、西周的宗法制:
(1)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3、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
①积极作用:(1)使秦朝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2)使秦朝能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
②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③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秦:三公九卿制
汉: 汉承秦制,分为内外朝,内朝 决策机构,外朝 执行机构
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唐:三省六部制
宋:中书门下 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 最高军政机构,参知政事行政权,三司 管理财政
元:中书省 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 最高军事机构,宣政院 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秦:郡县制
汉:汉初,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后期:设刺史制度
隋唐:唐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越设越多,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
宋:文臣做地方官;州县两级制
元:行省制,使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
3、特点:相权,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皇权,中央权力不断增强。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强化,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2、清朝: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1、 基础:梭伦改革
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黄金时代:伯利克里改革
2、特征: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平等
3、作用:
①积极作用:促进希腊民族性格形成 推动古希腊文化事业发展;开展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②消极作用:只有男性公民民主、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抽签选举,轮番而治的弊端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2)内容:行政权归于总统;立法权归于议会;司法权归于最高法院。
(3)意义:促进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2、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建立:1871年宪法,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内容:
①政体:统一后的德国为邦联制的君主国家;
②立法权: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
③行政权:皇帝是国家元首。帝国宰相主持帝国政府工作,是内阁首脑。
(3)性质: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4)影响:①消极影响:君主制被保留下来,容克地主的政治经济地位没有受到根本触动,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
②积极影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建立起来;德国迈入资本主义门槛,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5)意义:标志着德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制度的确立;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色彩。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 鸦片战争
1、1840年6月,英军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2、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等条约《南京条约》
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