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过程与方法: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假设、有序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不同方法研究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渗透“假设”的思想方法。
课前准备:
师:谁愿意让大家欣赏一下你最熟悉的一首诗?(指名几个学生)
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师:看来大家有很多熟悉的诗了,同学们看这首诗(出示课件)请一位同学大声的读给大家听。(指名学生读)
师:思考一下,你从中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
生1:鸡和兔共有8只。
生2:鸡的脚和兔的脚共有26只。
生3: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师:(把信息一一板书)同学们解释的又对又清楚,那么大家猜一猜,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生:鸡有3只,兔有5只。
师:你是怎么发现鸡有3只,有5只的呢?(学生解释)你说的挺有道理,谁还有别的想法?(学生继续说)那就让我们一起验证一下他们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出示课件)
列举法
师:请看大屏幕,照样子按顺序天出数据(学生在准备好的表格中填写)
验证:确实鸡有3只,兔有5只。
2、假设法
师:用这样的方法来计算较多的鸡和兔的只数就会有些麻烦,我们还可以用那些解题方法?
解方程
师:除了我们用的假设法,如:假设都是鸡或假设都是兔来求,那么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解法吗?
抬脚法
师:像我们解决的这种问题,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板书课题)在1500年前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就记载过,你想知道古人是什么方法解答的吗?(生答想)
师:在了解之前,那我就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还是这8只动物放在笼中后,鸡很骄傲,就对兔子说:“我会金鸡独立。”
鸡兔同笼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