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5)无以:不得已。以,同“已”,作止讲。王(wàng):用作动词,指王天下,即用王道(仁政)统一天下。
(6)保:安。莫之能御:没有人能抵御他。御:抵御,阻挡。
(7)胡齕(hé):齐王的近臣。
(8)之:往,到…去。
(9)衅(xìn)钟:古代新钟铸成,用牲畜的血涂在钟的缝隙中祭神求福,叫衅钟。 衅,血祭。
(10)觳(hú)觫(sù):恐惧颤抖的样子。
(11)若:如此。就:接近,走向。
(12)然则:既然如此,那么就。
(13)易:交换。
(14)识:知道。诸:“之乎”的合音。
(15)是:代词,这种。足以王(wàng):足够用来王天下。
(16)爱:爱惜,这里含有吝啬之意。
(17)诚有百姓者: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诚:的确,确实。
(18)褊(biǎn)小:土地狭小。
(19)无异:莫怪,不要感到奇怪。于:对。
(20)彼恶知之:他们怎么知道呢?恶(wū):怎,如何。
(21)隐:哀怜。
(22)何择:有什么分别。择:区别,分别。
(23)宜:应当。乎:在这里表示感叹。此句是主谓倒装句,“百姓之谓我爱也”是“宜乎”的主语。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4)无伤:没有什么妨碍,此处译为没有什么关系。
(25)仁术:指仁爱之道,实施仁政的途径。
(26)说:同“悦”,高兴。
(27)庖厨:厨房。
(28)“《诗》云”二句:见于《诗经·小雅·巧言》,意思是他人有心思,我能推测它。忖(cǔn)度(duó):揣测。
(29)夫子之谓也:(这话)说的就是你这样的人。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孟子。……之谓也:……说的就是……
(30)戚戚:心动的样子,指有同感。
(31)复:报告。
(32)钧:古代以30斤为一钧。
(33)明:眼力。秋毫之末:鸟兽秋天生出的绒毛的尖端,喻极细小的东西。
(34)舆薪:一车薪柴。
(35)王许之乎:大王相信吗?许:相信,赞同。
(36)“今恩”句以下是孟子的话,省去“曰”字,表示语气急促。
(37)见保:受到保护或安抚。见:被。
(38)王之不王:大王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第二个王是动词。
(39)形:具体的外在区别和表现。 异:区别。
(40)挟(xié):夹在腋下。太山:泰山。超:跳过。北海:渤海。
(41)枝:枝同“肢”。这句意谓,为年长者按摩肢体。一说指向老者折腰行鞠躬礼,一说替长者攀摘树枝。皆指轻而易举之事。
(42)老吾老:第一个“老”字作动词用,意动用法,可译为尊敬;第二个“老”作名词,是老人的意思。其下句“幼吾幼”句法相同。
(43)运于掌:运转在手掌上,比喻称王天下很容易办到。
(44)“《诗》云”句:见于《诗经·大雅·思齐》,意思是给妻子作好榜样,推及兄弟,以此德行来治理国家。刑:同“型”,这里作动词用,指以身作则,为他人示范。寡妻:国君的正妻。御:治理。家邦:国家。
(45)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孟子总结这三句诗的意思,就是说把你爱自家人的
齐桓晋文之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