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省情一、概述陕西省简称“陕”, 位于祖国中部, 地处东经 105 ° 29′~ 115 ° 15′, 北纬 1° 42′~9°5′之间, 属内陆省份, 东西最宽 500 公里, 南北长约 870 公里, 呈现南北较长, 东西较窄的形状。陕西省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为邻, 西边与甘肃省接壤, 东南及南边与河南、湖北、四川等相接, 北部、西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毗连。陕西是我国东部和西北、西南地区联系的交通要地。二、自然地理陕西历史悠久, 陕西大地古老而神秘,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 中国的大地原点就在境内泾阳县。全省纵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黄河支流泾河、渭河在在此注入黄河,中国铁路大动脉陇海线横穿中部, 是“新亚欧大陆桥”亚洲段的中心和进入中国大西北的门户, 周边与山西、河南、湖北、四川、重庆、甘肃、宁夏、内蒙古 8 个省、市、区接壤, 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之便。总面积 万平方公里, 辖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汉中、延安、榆林、安康、商洛 10 个省辖市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107 个县(含个县级市、 2 个市辖区) ,人口 万,汉族居多,少数民族有回、满、蒙等。陕西南北狭长, 从北向南形成三个各具特色的自然区: 陕北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是国家重要的能源接续地, 开发和转化潜力巨大; 关中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 素以风雅和谐富庶著称于世; 陕南秦巴山地山青水秀,聚南国之神韵。境内气候差异很大,由北向南渐次过度为温带、暖温带和北亚热带。年平均降水量 毫米,年平均气温 ℃,无霜期 218 天左右。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和地形地貌, 孕育出万千物种和世间珍奇, 堪称自然博物馆。陕西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 中部低。同时, 地势由西向东倾斜的特点也很明显。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 北部是陕北高原, 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地。陕北黄土高原海拔 800 ~ 100 米,约占全省总面积 45% 。其北部为风沙区,南部是丘陵沟壑区。经过 50 年来的建设,陕北防护林体系、生态农业、沙漠绿洲等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畜牧业较为发达,煤、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平均海拔 520 米。东西长 60 公里, 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19% 。这里地势平坦, 交通便利, 气候温和, 物产丰富, 经济发达, 粮油产量和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 2/, 是全省的精华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陕南秦巴山地包括秦岭、巴山和汉江谷地,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6% 。秦岭在省境内东西长 400 ~ 500 公里,南北宽约 00 公里,海拔 1500 ~ 2000 米。秦巴山区是林特产的宝库,汉江谷地土质肥美,物产丰富。陕西山地总面积 741 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6% ,高原总面积 926 万公顷, 总面积的 45% , 平原 91 万公顷, 占总面积的 19% 。耕地总面积 480 万公顷,占总面积的 2.% ,水田面积 万公顷,占总面积的 1%, 旱地面积 万公顷, 占总面积的 % , 水浇地 88. 7 万公顷,占总面积的 4.% ,林地 万公顷,占总面积的 % , 草地 万公顷, 占总面积的 % , 水域面积 40. 万公顷, 占总面积的 2%。太白山海拔高度 767 米,化龙山 2917 米,首阳山 2719 米,终南山 2604 米,华山 2160 米,白子山 182 米,巴山 1500 ~ 2000 米,子午岭 1400 ~ 1600 米。无定河流域面积 0261 平方公里, 河长 公里, 延河 7687 平方公里,长 284. 公里, 泾河 45421 平方公里,长 公里, 渭河 6244 0 平方公里,长 818 公里,北洛河 26905 平方公里,长 680. 公里,嘉陵江 990 平方公里,长 244 公里, 汉江 61959 平方公里,长 652 公里, 丹江 7551 平方公里,长 244 公里。陕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矿产资源丰富, 矿产种类较齐全, 是我国的资源大省之一,许多矿种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陕西省已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 92 种,其中能源矿产 5 种,金属矿产 27 种,非金属矿产 57 种,水气矿产种。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是: 资源分布广泛,但相对集中,矿产种类较齐全,但结构不尽理想;资源丰富, 但总体勘查程度低, 可经济开采的储量少, 难以开发利用的资源量多; 能源矿产具突出优势, 但一些支柱性矿产短缺; 除能源矿产外,金属、非金属矿产特大型、大型矿少,中小型矿多,富矿少, 中低品位矿多,单一矿少
陕西省省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