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红旗渠”红色教育之旅有感.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红旗渠”红色教育之旅有感
2017年7月4日我们分局组织党员民警到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进行红色。
第一次踏上红色之旅,感受红色,我感觉好像时空穿越,又回到那个艰苦卓绝,奋斗不息的年代,种种场景历历在目,有的转瞬即逝,有的刻骨铭心,永世难忘,时间愈久,愈加深刻。
漳水悠悠,千年不断,太行巍巍,万年不朽。悠悠的漳水却不经林州,巍巍的太行也不通河流。群山莽莽、三省交界的林州自古便是严重缺水的地区,有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即1436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共514个春秋,林县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有时大旱连年,河干井涸,庄稼颗粒不收。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干旱严重到”人相食”,在这514年里”人相食”竟有5次之多。尽管历朝历代也曾修建水渠,但是这些工程也只解决了部分村庄的用水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林州缺水的状况。新中国成立以后,共产党人打破窠臼,跳出局限,提出了从山西境内浊漳河引水的“引漳入林”工程,林州也第一次捕捉到解决千年缺水问题的契机。经过相关国家部委的批准,“引漳入林”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历时十年余,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在极其艰难的施工条件下,林州人民在共产党员带领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克服重重困难,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逢山凿洞,遇沟架桥,修成了各分干渠、支渠、斗渠共计全长约1500公里的
“人工天河”。 红旗渠修建10年中,先后有81位党员干部和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年龄最大的63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
参观当天,边走、边听、边看,对我触动很大,受益匪浅。在红旗渠纪念馆中,丰富的人物模型、沧桑的图片、生动具体的文物展出,给我们再现了当年十万大军战太行的震撼场景。听着讲解员的讲解,看着当时修渠人民用的铁钎、铁锤,还有当时为了节省经费,林州人民在党委领导下自力更生,开展生产运动时用的推车、农具等。大家伫立在铁钎、铁锤和满是补丁的棉袄前,仿佛追溯着的足迹,回到了那热血纷飞的年代,看到了当年的山崩地裂,听到了当年的铁锤敲打声,感受到了浴血奋战的情景和共产党带领下的林州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事生产的高昂斗志。面对一张张图片和一件件文物呈现出的可歌可泣的伟大篇章和

“红旗渠”红色教育之旅有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aojun00001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