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章丘市福泰小学闫子兰 2012 年 7月 27 日 10:27 指导教师赵玉香于 12-7-27 10:30 推荐闫老师是一位善于研究、思考的老师,也很注重平时的积累,能看出你在平时教学中非常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继续努力! 指导教师景朋于 12-7-27 10:33 推荐结合具体案例,详细阐述思想方法,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渗透, 做到了用心。闫老师的教学策略值得我们大家学习。指导教师王瑞玲于 12-7-27 10:43 推荐教学实例具体生动,论述有理有据,潜移默化的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思想。省专家董升将于 12-7-27 10:5 2推荐闫老师在设计中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很好的体现了对应思想, 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效处理了间隔问题,收到良好效果。推荐学习。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第八册 P117 — P118 页《植树问题》。二、教材分析: 本册的“数学广角”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这些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在本节课里, 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植树问题”。让学生能够理解植树问题中两端都栽、一端栽、一端不栽的情况下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三、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 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能够初步运用对应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对应思想的妙处。 2 、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自主探究、交流,从中发现规律, 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能够运用总结出的思想、方法灵活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规律, 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发展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抽取数学模型的能力。 3 .激发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事物的意识和能力。五、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运用“一一对应”的思想理解如植树问题等一系列相同结构的实际问题, 能够应用总结出的思想、方法灵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激活一一对应思想同学们,我们在一年级就见过这样的排列。出示△○△○△○△○△○△○△○△○△○△在这组图形中△和○哪个多?哪个少? (学生有可能用数的方法,也有可能分组一个对一个数,那要充分肯定第二种方法。△○△○△○△○△○△○△○△○△○△ 1 、学生观察, 说明自己的想法。如果学生是有规律的去思考,就把图形按学生的想法分组: △○△○△○△○△○△○△○△○△○△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自己谈方法):第一个图形是△, 第二个是○,一个△一个○,最后一个△没有○和它对应了,所以△多。 2 、接着出示: △○△○△○△○……△○△○△○△谁多,谁少?为什么? 拓展延伸。如果有 500 个△,那有多少个○? ( 500-1=499 (个)) 如果有 500 个○,那有多少个△?( 501 个) 3、○△○△○△○△……○△○△○△○谁多,谁少? 为什么? 如果有 500 个△,那有多少个○?( 500+1=501 ) 4、△○△○△○△○……△○△○△○△○谁多,谁少? 为什么? (设计意图: 一一对应的思想, 学生早在一年级就已经学到, 这个环节通过一个小游戏,激活学生脑海中一一对应的思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