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经济发展指南
(征求意见稿)
分享经济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分享经济发展,能够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对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分享经济创新活跃,发展迅速,显示出巨大发展活力与潜力。但同时,也存在认识不统一、制度不适应、保障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不少地方和部门对发展分享经济还存在疑虑和担心,分享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少挑战。为加强预期引导,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特制定本指南。
一、【基本内涵】 分享经济主要是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 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分散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
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正在加快驱动资产权属、生产组织、服务供给、就业模式和消费方式的变革,代表着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新的发展方向。
二、【主要特征】分享经济强调资源集约利用和信用约束,倡导协同生产和按需使用的理念;强调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弹性匹配,实现动态及时、精准高效的供需对接;强调消费与生产的深度融合,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发展模式。
三、【总体思路】以支持创新创业发展为核心,按照 “包容创新,审慎监管, 强化保障 ”的原则, 允许和鼓励各类市场主体
1 / 6
积极探索分享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适应分享经济特点
的政策环境, 进一步增强政策包容性和灵活性, 加强分类指导,
降低准入门槛,维护公平竞争,提高 “放管服 ”水平,降低分享经济发展的政策风险。鼓励创新监管模式,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先行先试。
四、【市场准入】 充分考虑分享经济跨界融合特点, 避免用旧办法管制新业态,破除行业壁垒和地域限制。合理界定不同
行业领域分享经济的业态属性,分类细化管理,防止一刀切。要坚持底线思维,对于涉及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文化安全、金融风险等方面的业态和模式,严格规范准入条件。清理制约分享经济发展的行政许可、商事登记等事项,进一步放宽资源提供者在市场准入方面的条件限制。加强部门与地方制定出台政策、开展行业指导的衔接协调。
五、【监管机制】 政府部门要包容创新, 完善分享经济发展行业指导,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创新网
络业务监管手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探索实施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加快网络交易监管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与分享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监管机制。
六、【创新治理】探索建立政府、 平台企业、 行业协会以及资源提供者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分享经济多方治理机制。平台企
业要加强内部治理和安全保障,强化社会责任担当,严格规范
2 / 6
经营。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要推动出台行业服务标准和自律公
约,大力拓展资源提供者和公众参与治理渠道, 完善社会监督。
七、【公共服务】 大力推动政府部门数据共享和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提升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在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分享经济发展需求。大力推动政府公共服务资源分享,增加公共服务供给。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分享仪器、设备、实验平台、科研成果与
分享经济发展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