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知识点.doc高二历史知识点
历史教师是高中历史课堂创新教学的主要实施者。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高二历史知识点,相信对你会有帮助的。
: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危机笼罩下的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 二、自上而下的改革
1、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①政治:农民起义不断,社会矛盾尖锐;
②经济:农奴制阻碍俄国农业和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③军事: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直接原因、导火线;
④思想:十二月党人起义和新的知识分子群体变革思想的推动;
⑤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惟有变革才能自救。
2、代表人物: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
3、《1861年2月19日宣言 / 二一九法令》、《农民改革法令》
4、上层建筑的改革内容:
①政治体制:设立地方自治局;设立城市杜马和自治局;
②司法制度:A、废除过去的等级法院。建立统一的各级法院;B、实行公开诉讼程序,由陪审团参加审判;
③军事改革:A、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B、改革军事管理系统,15个军区直接受陆军部管理;C、更新军队设备,设立中等军事学校。
5、上层建筑改革的影响:①维护了贵族和地主阶级的利益; ②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是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专制转变的第一步。
6、对下层建筑的改革内容:
①废除农奴制,农奴从法律上获得自由;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大小由地主确定,并需交纳高额赎金;
③建立村社,农民受地方政权控制。
7、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农奴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8、改革的两面性:
作用:①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②使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演变。
局限性:①保留了大量农奴制的残余,如沙皇专制制度,地主土地占有制,农民地位底下;
②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腐朽和落后的面貌;
③形成了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富有侵略性和扩张性。
:明治维新
一、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
1、背景内忧外患:
①封建领主经济瓦解,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 ②社会矛盾激化人民贫困,反抗不断,中下级武士的不满;
③列强侵略民族危机。
2、幕府——德川幕府 / 江户幕府
3、表现:①森严的等级制度幕藩体制; ②重农抑商的经济; ③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
4、重要历史事件:大盐平八郎起义、黑船事件、“安政大狱”、倒幕运动。
5、佩里叩关黑船事件:1853年7月,江户湾的浦贺港横须贺市,“萨斯奎汉那”号美国海军抵达日本。
逼迫日本在神奈川与美国签订《日美亲善条约》也称《神奈川条约》。
6、日本维新三杰: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
7、倒幕运动重要战役:鸟羽、伏见之战。
二、明治维新的举措
目的:①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 ②实现民族振兴; ③摆脱外来压迫; ④发展资本主义。
1、破除旧政治体制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①破除旧政治体制,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②废除封建身份制度;③派出了使节团考察欧美。
2、殖产兴业目的:发展资本主义。:
①方针:创办官营企业——扶持私人资本主义企业。
②特点:政府扶持和保护大资本家。
③措施:官营企业——军事工业——模范工厂——劝业政策——廉价转让
④作用:为日本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日本掀起了工业革命的热潮,仅用30年时间,建立起完整工业体系,由农业国变为
工业国。
3、富国强兵:
①扶持军事工业,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 ②武士道教育:尚武、忠君;
③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 ④建立近代警察制。
影响:富国强兵政策使日本能够依靠自身的实力,逐渐废除不平等条约,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的自立自强。但是,随
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4、文明开化:
①教育:A、改革教育内容儒学 → 自然科学;B、建立近代化教育体制小、中、大学
高二历史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