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幼儿园 周瑾
2014年4月
实录:
在生活区,老师精心设计了一个立体的娃娃,娃娃有着长长的头发,是准备给孩子们练习编鞭子用的,可是只有在刚刚投放的时候有几个女孩子去玩过,过了几天就再也没有人去了。今天,在我的鼓励下孙若妍来给娃娃编辫子了,她给娃娃编了两条辫子后准备要走,我上前看了一下她编的辫子发现长短不一样,于是我问她:“哎呀,这个娃娃的辫子不一样,娃娃有点不高兴,这是为什么呀?”孙若妍抿了抿小嘴,显然,她被这个问题难倒了。“是拉过的,拉了就变长了。”马上有人应答。“我没有拉阿,一拉会短掉的。”孙若妍说。我接话道:“这样吧,明天如果有人去编辫子的话,就请你去找找这是什么原因,好吗?”第二天,孙若妍和涂妍静一同开始给娃娃编辫子,她们一个编得紧,一个编得松,编好以后,她们发现编得松,辫子就显得长,编得紧,辫子就显得短,当她们发现这个秘密后,马上兴奋地跑来告诉我。我问:“娃娃的辫子长短老师不一样,除了这个原因还会不会有其他的原因呢?”接着又有人去给娃娃编辫子,她们又有了新的发现,因为娃娃的头发是用皱纸做的,所以如果编的时候把“头发”拉得重一点,辫子就会显得长,如果小心一点不用力拉“头发”,轻轻地编辫子,辫子就会显得短一点。他们在编辫子的过程中发现了皱纸是有弹性的,稍稍用力它就会变长,但也不能太用力,因为皱纸也是容易断的。
分析:
区域活动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新投放的材料,来的幼儿仅摆弄几下就不愿意再碰了,教师随时忙着准备新材料。对此,老师会显得很是无奈,会抱怨孩子注意转换太快,操作活动持续的时间短。这一案例探索了应对这一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善于深入挖掘、利用现有材料的潜在价值,一般讲,教师为区域活动提供的材料大都经过了精心准备,希望幼儿多玩、充分地玩,以使这一材料尽可能多地被利用。但的确有的时候,按着常规的玩法,幼儿玩了几次后,便对这一材料不再感兴趣了。在这种情况下,频繁地更换材料并非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这除了会增加老师的工作量外,还反映了教育资源的低效率利用。
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既重要又复杂,它的重要性体现在缺少材料,就会影响区域活动的正常开展;复杂性体现在既要满足幼儿的兴趣探究,还要保证幼儿取得与教育目标一致的探究结果。作为
教师,如何投放区域活动中的相关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是值得我们当前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是我对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的四个重要原则的探索。
安全性和艺术性 在区域材料的制作和投放上,安全性应是第一位的。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时,应选择无毒、无味、对幼儿无伤害隐患的制作原料,制作前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应注意包装和制作的艺术性。比较坚硬、原始的易拉罐、包装盒可用彩纸、丝带等辅助材料进行装饰、改造。还可选用质地柔软的绒布、包装纸、美工纸等进行艺术加工。以吸引幼儿对活动材料的兴趣,积极投入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利于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
目标性和探究性 由于区域活动是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主题目标的指导下,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开展的系列活动。因此,材料投放应具有目标性,根据近阶段的主题目标和幼儿的活动需求及时投放活动材料。活动材料还应具有探究性。材料的探究性能引发幼儿动手、动脑,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的积极互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
案例——编辫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