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精彩内容叔本华认为,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认识本质,包括自我和世界的本质。他说:“我们决不能从外面得到事物的真正本质。无论我们怎样进行探究, 我们只能得到印象和名称。我们就像一个人绕着城堡走来走去总找不到入口, 只能有时粗略描绘一下城堡的外观。”“让我走进里面去。如果我们探索出我们自己心灵的本质, 我们也许就有了开启外部世界的钥匙。”世界的定义世界是什么,世界就是人的表象,这是一条适用于一切有生命、能认识的生物的真理。人所认识到的一切事物并不是本身存在的,而是存在于人的表象, 也就是意识中的东西。世界上的事物是相对于人而存在的。是依赖于主体的。比如人看见的太阳,其实并不是太阳, 而是看见太阳的眼睛, 是人的意识。叔本华的这种认识论强调了人的主观意识,而否定了一切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事物。世界的主体那么, 作为认识世界的主体的人的本质, 在叔本华的哲学体系中, 就是意志。人的真正存在是意志。“意识仅仅是我们心灵的外表,我们对于心灵正如我们对于地球一样, 不认识内部, 只认识外表。”潜伏在有意识的理智之下的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意志, 是一种奋进而持续的生命力, 是一种自发的活动, 是一种欲望迫切的意志。理智有时似乎可以引导意志,但是仅仅像一个向导引导他的主人而已;意志“是一个勇猛强壮的瞎子,他背负着一个能给他指路的亮眼的瘸子”。我们并不是因为发现了欲求某个事物的种种理由才去欲求这个事物, 而是因为欲求某个事物才去寻找欲求它的种种理由; 我们甚至还苦心经营了种种哲学和神学掩饰我们的种种欲望。所以逻辑是无用的: 没有人靠逻辑说服过任何人; 连逻辑学家也只是把逻辑作为收入的一个来源而已。要说服一个人就必须迎合他的自身利益; 他的欲望、他的意志。请注意一下我们对自己的胜利记得多么久, 对自己的失败忘得多么快;记忆力是意志的奴仆。一般来说,智力或由于危险,如狐狸, 或由于需要, 如罪犯, 而发展起来。但是它似乎总是服从于欲望, 是实现欲望的工具; 当它要取代欲望的时候, 混乱就随之而来了。最容易犯错误的莫过于仅凭思考行事的人了。意志因此, 意志是人的本质, 也是世界的本质。作为人和宇宙之源的意志并不是一种具有某些固定性质和特征的东西, 它是一种纯粹的倾向, 没有任何原因, 没有任何基础, 也不服从任何目的, 是一种绝对自由的意愿。世界是意志的,是一个痛苦的世界。因为意志本身就表示欲望,它所欲求的总是大于它所能得到的。欲望的无穷和满足的短暂是矛盾的。每当一个欲望得到满足的地方, 余下来就有十个欲望得不到满足。欲望是无穷的,而满足是有限的———“这好像投给一个乞丐的施舍一样, 维护他活过今天, 以便把他的痛苦拖延到明天。只要我们的意识中还充满意志, 只要我们还沉溺于种种欲望以及随之而来的不断的希望和畏惧之中, 只要我们还听任意愿的驱使, 我们就决不会有永久的幸福或安宁。”即使欲望得到了完全的满足, 也不能摆脱痛苦, 如果一个人什么都满足了, 那么他就会陷入孤寂、虚空、厌倦中。就好像世间的无敌高手总是寂寞的、厌世的。其次, 人生之所以不幸, 是因为痛苦是它的基本刺激物和实体, 快乐只是痛苦的消极中断。亚里士多德是对的: 聪明人不求快乐, 只求免去忧虑和痛苦。“人生犹如钟摆, 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来摆去。自人们把一切痛苦的折磨变成地狱的概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