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本科生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
宋体四号字居中
论文题目: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决定理论的实证检验
姓 名:
宋体四号字居中
学 号:
专 业:
年 级:
2012级
班 级:
任课教师:
20 年 月
内容摘要
汇率与利率的关系对一价和利率平价是决定与调整一价是其他汇率决定学说的理论基础以及进行汇率分析的重要工具,购买力平价认为汇率是由两国货币的购买力所决定的,一所决定的。利率平价认为未来汇率的变化率与这段时间内两国利率的相对变化率一致。本文运用中美两价与利率平价解释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与两国相对购买力以及利率差异之间的关系。最后,本文根据分析所得结果,分别进行了原因。
关键词:汇率;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
目 录
一 购买力平价ﻩ1
(一)购买力平价概述ﻩ1
(二)一价定律 1
(三)绝对购买力平价ﻩ1
(四)相对购买力平价 2
二 人民币兑美元购买力平价实证分析ﻩ2
(一)中美CPI、汇率数据 2
(二)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评价ﻩ4
三 利率平价ﻩ5
(一)利率与汇率数据分析 5
(二)实证分析ﻩ6
(三)原因分析ﻩ7
四 结论 8
参考文献ﻩ9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决定理论的实证检验
一 购买力平价
(一)购买力平价概述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汇率是由两国货币的购买力所决定的,一所决定的,按照两应该是一种长期均衡汇率。汇率是由两种货币在本国国内所能购买的商品与劳务的数量决定的。第一个正式系统提出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是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卡塞尔,他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提出了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变动是由两比率的变动所决定的。虽然现实的市场汇率可能暂时与购买力平价水平不完全一致,但从长期看,实际汇率围绕购买力水平波动,并最终趋向于购买力平价水平。
(二)一价定律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础是一价定律。一价定律的含义是:同一种商品(或资产)在任何国家的价格按照货币比价换算后,应该是完全相等的。其隐含的假设条件是:没有交易成本,没有贸易壁垒,商品是同质的,市场信息是完全的,投资者是理性的,即在风险既定的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价格是资源配置的杠杆,是市场实现均衡的动力,如果同一商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不等而出现非均衡状态,则投资者的套利行(或是投机行为)将使供求关系发生变动,直到价格趋同,均衡恢复。
(三)绝对购买力平价
严格假定下的单一商品一价定律为:
其中,Pi为商品 i 的本币价格;E 为汇率;Pi*为商品 i 的外币价格。
含义为:商品 i 在本国市场上以本国货币表示的价格 P 应该等于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在外国市场上的价格 E×Pi*。
若本国的一个标准商品篮子的价格为 P,外国同一标准商品篮子的价格为 P*,则一价定律可表述为:
从此公式可推出绝对购买力平价:
公式表明:汇率是一个取决于两相对上升时汇率水平上升,本币购买力下降,本币贬值;但本下降,本币的购买力上升,本币升值。
(四)相对购买力平价
绝对购买力平价说明的是:在某个时点上,汇率水平由两所决定。如果要说明在某段时期内,汇率水平是如何变动的,则进一步可由绝对购买力平价推导出相对购买力平价:
它表明:汇率变化率等于同期本国与外国通货膨胀率之差。如果本国的通货膨胀率相对高于外国的通货膨胀率,则汇率上升,本币贬值;若本国的通货膨胀率相对低于外国的通货膨胀率,则汇率下降,本币升值。
二 人民币兑美元购买力平价实证分析
(一)中美CPI、汇率数据
表1 1985到2010年中美CPI、汇率数据
时间
中国CPI(1979=100)
美国CPI(1979=100)
P-P*
汇率
2010年
300.83
676.95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475.09
286.08
189.01
2006年
453.3
论文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决定理论验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