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国初期的备荒仓储的衰落与红十字会的灾荒赈济摘要:民仓、义仓、社仓等传统备荒仓储已呈衰败态势,不能充分发挥其固有的灾荒救济功能。然在天灾人祸肆行,民生惨怛的严峻形势下, 红十字会作为一新生社会救助团体,身体力行的担当起赈恤民瘼的工作,并将其工作领域由最初的战争救护扩展到灾荒赈济领域,把赈济灾荒作为“特色”服务领域,对灾民积极进行力所能及的救助,这不仅极大的弥补了传统备荒仓储缺失的功能,亦使红十字成为构筑近代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力量。关键词:备荒仓储红十字会灾荒赈济一、民国前期备荒仓储的衰落(一)传统备荒仓储衰落表现仓储积谷制度在我仓之设, 隋、唐有义仓之制,宋有社仓之法,其名称虽各有不同,而其备荒之意无二,历代相承袭,然由于种种原因旋兴旋废,至晚清时期,储政已呈驰废态势。民国初年,内战相继,灾荒连绵不绝,谷款挪用侵蚀尤多,仓房亦被改为他用。民国北京政府曾下令恢复积谷仓储制度,仓政建设曾引起当局一定程度的关注。 1920 年,北京政府财政部发布“调查仓谷训令”,令各地已有仓储积谷备荒, 未设仓储者建仓储谷。①但也仅限于清理整顿旧有仓储,并没有积极作为。以江苏省为例,关于江苏省旧有备荒仓储衰落的常态在方志中俯拾皆是,如江苏乡镇志中就有“今已废,惟存基址”②,“社仓在横厫九间见志,今废”③;“吴县社仓其一在木渎,厫八间,乾隆间曾实力奉行,后废”④,“今废矣”⑤的记载。《申报》中亦有仓房被改为他用的记载,如松江县曾将义仓房屋借与县立医院作为病房使用⑥,苏州亦将丰备义仓房屋借与江苏省立二女师校作为宿舍之用。⑦上海县原有《政务:训令各区自治员查填仓谷、备荒调查表》,《江山公报》, 1920 年第 1期。《乡镇志-苏州》,《光福志》(卷五官署一)(民国)总第 133 页。《乡镇志-苏州》,《横金志》(义举)(民国)总第 233 页。《乡镇志-苏州》,《木渎小志》(卷一三)(民国)总第 20页。《常熟镇志》,《双浜小志》(市镇)总第 22页。(民国) 《松江》,《申报》 1923 年 10月4日。《苏州》,《申报》 1923 年 10月 29日。积谷公款 10余万元,江浙战争时被何前护军(何丰林)使所借为军用。①松江原有积谷备荒经费,被历任知事随意挪用无存。②(关于民初仓储衰落申报上记载, 仓房、积谷、款,或者整体的衰落描述) (二)衰落原因分析民国前期,传统备荒仓储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则军阀混战、政局不安。民国初期政局动荡对于备荒仓储的发展兴衰至为关键。民国初期军阀混战,致使各地“军匪侵扰,各地方之仓谷仅存者,或罄于焚掠,或耗于供应”。时人多认为“民国肇兴,各省积谷仓法全行停办,盖因南北失和,劳师糜饷,不暇他顾”(申报检索注释),致使原有谷款大都遭军队挪取移作军粮军费,原有仓厫甚或被军队占用。如《川沙县志》记载;“民国 6年至14年,部分厫房被借作他用,嗣后历驻军队”。③1914 年上海积谷仓本已积存现银 13万9 千余元,不幸因齐卢战争,为何丰林提借十万余元。④1924 年江苏省长汪经纬指出, 民国以来积谷仓停办,主要由于南北失和而起的战争所导致。⑤二则灾荒连绵、谷仓枯竭。备荒仓储所存积谷在救济灾民生活方面发挥着很大作用,储谷赈济灾民本是仓储的基本功能,然灾荒连年之际,一旦所存积谷被移用殆尽,后续又无谷
红十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