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议保暖内衣的品牌突围之道(doc 8页).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加大。
(3)产品管理无序。历年来保暖内衣的产品更新换代率偏高,一年一个样,去年的“**绒锻”还未流行开来,今年的“**卡”、“**棉”就开始强推硬销。如此年年凭借所谓的崭新技术与原料,把弄“概念战术”,面对国人的有限的消费能力与内衣的较低的更新率,一是缩短了产品生命周期,吞食了产品的正常利益,也不利于产生规模销量,恐怕结果只会是“种下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乐了媒介,苦了自己。
5、品牌管理不周。
保暖内衣业还有一个常景致:企业团队年年建,尤其是市场部门,人员往往一年一招,所谓“来去匆匆”,秋来冬至人人满为患难,春来冬去人走楼空。如此组织,难免染上短期化综合症,人心不稳、素质不佳、管理失控,至于在品牌管理的组织建设上,更是缺胳膊少腿,品牌经理等同于销售经理,品牌规划等于营销策划,品牌策划等同于概念炒作,以至于面对频频发生品牌危机事件,却屡屡是仓皇应对、束手无策,更谈不上品牌的长期监管与维护。
二、保暖内衣品牌,你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我们再从品牌资产的4项基本要素(即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与忠诚度)的角度来看看,保暖内衣品牌究竟处在什么一个发展阶段呢?
可以说,经多年巨额的高空轰炸后,保暖内衣品牌是声名远扬,消费者对保暖内衣的认识亦是相当普及,产品业已为消费者广泛接受。几项最近的调查数据也说明了此点:一是02年四季度保暖内衣产品全国质量抽查合格率业已从以往的不到50%提升到了85%(见表1),往昔为民所忧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基本得以解决;二是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针对都市消费群的调查显示,无论是保暖内衣的拥有者还是愿意再次购买的比列都在上升,其中愿意再次购买者的比例从01年的39%上升到了02年的50%以上(见表2)。可以说,保暖内衣的诸多品牌业已有了不俗的知名度与认知度,短缺是进一步的品牌美誉度,没有美誉度也就根本谈不上品牌的忠诚度。
按道理,保暖内衣品牌的确该进化,理应着力打造品牌的美誉度与忠诚度,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南极人、北极绒、婷美们却似乎对单纯的质量、技术、原料与功能等产品诉求是情有独钟、意犹未尽,仍在孜孜不倦地玩着原始的原料战
、技术战与概念战,仍一味地滞留于品牌认知度的初级阶段。正由于此,保暖内衣品牌势必难以从跟风贴身的肉搏战中得以解脱,也自然难免沦陷于频繁的价格大战之中,就如同是一个始终不得品牌要领的孩子,总是长不大。
表(1)
            表(2)
保暖内衣品牌突围的瓶颈与基本策略
毫不讳言,保暖内衣的品牌之身的确是伤痕累累,欲实现突围,真可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在我们痛斥了保暖内衣品牌的五大硬伤之后,我们也不能“站着说话不喊腰疼”,无视与回避其实现从知名度和认知度向美信度与忠诚度的品牌跳跃的瓶颈,毕竟保暖内衣有着其行业与产品的独特性,而这些特性往往成了其实现品牌突围的主要瓶颈。同时,所谓“三人行,必有吾师”,我们也不妨跳出行业来看自己,多借鉴借鉴几乎有着相似故事与同样弊病的保健品和家电行业品牌的成功经验。
结合保暖内衣品牌的现状与特性,我们不难以发现其实现品牌跳跃存在以下主要瓶颈:
1、 产品与技术瓶颈:保暖内衣作为一种日用普通型服饰,在产品的生产制造、原料工艺,尤其是色彩款式上,基本不存在垄断与差异,技术也决非存在什么所谓的“高科技”含量,即使有,也几乎是可以购买与

浅议保暖内衣的品牌突围之道(doc 8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2yuwb
  • 文件大小12.66 MB
  • 时间2021-04-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