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记韶关 27 :广东北大门乐昌乐昌位于粤北毗邻湖南,有“广东北大门”之称。人口 51 万,面积 2391 平方公里, 辖 16 个镇 1 个街。历史悠久,公元 508 年始设县,距今一千四百八十六年。一九九四年四月二十八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乐昌市,开创了历史新的纪元。乐昌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在秦汉时代,是中原岭南商贾往来的通衢,历来是粤、湘、桂、赣边境贸易的繁华市场。内外贸易日益发展,办了外向型企业,产品跻身于国际市场, 行销美国进出口业务与日俱增。自然资源丰富,前景可观。省重点林区,林面积 200 万亩,木蓄积量达 500 万立方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雨资源丰富, 耕地面积 29 万亩, 土地资源丰富。乐昌有草地、草坡、草山及可供牧用的林间草地 96 万亩,草食动物的潜力很大。农村总劳动力 14. 7 万人,水力资源蕴藏量 万千瓦, 京广铁路衡广复线贯穿境内南北,有地方铁路 9 条共 185 公里。韶关机场距乐昌 18公里,公路四通八达, 107 国道和京(北京)珠(珠海)高速公路途径境内方便。乐昌工业基础较好,已形成棉麻纺织、水泥建材、制衣针织、食品饮料、机械化工、木器家私等六大支柱行业;全市有大中型企业 21 家,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 70% 。产品畅销香港、珠江三角洲等地。木器家私:木地板,畅销欧美、香港等地。采选矿、造纸、印刷、包装、电力等行业都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农业乐昌根据境内地域及其生态环境的差异,实施区域化布局,南部平原地区发展优质水稻、茶、果、马蹄、蔬菜和水产养殖;中部林区发展竹、木、药、果和反季节蔬菜。目前已建立了水稻、玉米、黄烟、反季节蔬菜、药材、蚕桑等生产基地, 商品化经济作物总面积达 万亩,农产品商品率达 % 。乐昌是广东省玉米高产试验基地;省重点林区, 杉木产量居全省首位。乐昌地理、气候条件优异,发展大规模种植、养殖前景广阔。商贸乐昌集贸市场、商业网点遍布城乡、省际边界是贸易、集市贸易十分活跃。地处湘粤交界、 107 国道旁的“广东坪石贸易市场”首期工程已完成, 部分商铺已开始营业, 主要经营汽车、摩托车、五金、机电设备、家用电器、建材、家私、糖烟酒、服装布匹、农副产品等批发业务,是典型的省际边界贸易区。行政区划乐昌市辖 1 个街道、 16 个镇: 乐城街道、北乡镇、九峰镇、廊田镇、长来镇、梅花镇、三溪镇、坪石镇、黄圃镇、五山镇、两江镇、沙坪镇、云岩镇、秀水镇、大源镇、庆云镇、白石镇, 2 个办事处。共有 195 个行政村。市人民政府驻乐城街道。历史/ 乐昌市境周以前属扬州, 春秋时属百粤, 战国属楚, 秦时属南海郡。汉武帝元鼎六年( 111 年) 平南粤, 以曲江、含桄、浈阳三县属桂阳郡, 乐昌属曲江县地。后汉置始兴都尉, 南朝宋辖曲江, 泰豫元年改始兴为广兴。齐仍为始兴。梁置东衡州, 废始兴, 梁天监七年( 508 年) ,分曲江县西北境置梁化县,为本县建县之始。十七年又分梁化县置平石县。陈天嘉元年复置东衡州。隋开皇九年废郡改东衡州为韶州, 十一年废, 入广州。十二年废平石县入梁化县,十八年( 598 年)才改梁化县为乐昌县(因县内有乐石、昌山而得名) ,直属韶州。宋朝开宝五年废仁化县入乐昌县, 咸平三年复置仁化县。乾道二年分县西南境置乳源县。元朝隶属韶州路, 明朝时隶属韶
城记韶关27:广东北大门乐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